上篇 与病谋
第一辑 诊籍启微
从不出汗到“药汗”再到药后不出汗
不典型感冒医案
点睛:不典型感冒·药汗·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
寓桂枝汤于清解方中
发热五日服药1小时即效
点睛:寓桂枝汤于半夏泻心汤等清热药物中·董廷瑶·发热5日不退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摆脱教条主义
肺炎后乏力畏寒医案
点睛:肺炎后阳虚·桂枝加附子汤·补中益气汤·教条主义
再次运用时间轴动态分析方法获神效
柴朴汤合玄参利咽汤、栀子豉汤治疗一例奇特的咳嗽医案
点睛:时间轴动态分析方法·柴朴汤·玄参利咽汤·栀子豉汤·降气法
黄吉赓教授强调“咳无止法”
胃癌咳嗽医案
点睛:黄吉赓·咳无止法·半夏泻心汤·缪希雍·降气法
敢用那么小的剂量,也是一种勇!
咳嗽医案
点睛:小青龙汤·小剂量
18g的麻黄不敌总共8g的小青龙汤
咳嗽医案
点睛:过用麻黄·小青龙汤·小剂量·玄参利咽汤
外感咳嗽畏寒乏力,为何用生脉散?
剧咳医案
点睛:变法·生脉散·玄参润痰汤
再次质疑西医的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贫血”医案各1则
点睛:误诊·治咳混沌汤·熟地黄·两仪膏
它不仅仅治疗“心动悸,脉结代”
慢性肺气肿医案
点睛:患者的话不能全信·炙甘草汤·熟地黄
血府逐瘀汤不应成为归脾汤的绊脚石
失眠医案
点睛:方剂辨证·血府逐瘀汤·归脾汤·惯性思维
《伤寒论》中虽有明文,临证却需随机应变
嗳气医案3则
点睛: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香砂六君子汤·砂仁·蛤蚧
两个极端都可用五苓散
眩晕医案2则
点睛:津液代谢失常·五苓散·猪苓汤
这是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胸痹医案
点睛:血府逐瘀汤·正邪斗争反应
再这样下去,整个心脏都要装满支架了
冠状动脉心脏病、颈动脉斑块医案
点睛:生脉散·血府逐瘀汤·虫类搜剔·坚持服药
过犹不及
口舌发热医案
点睛:鹿血酒·过犹不及·心与小肠热·导赤散·黄连解毒汤
反激逆从,抑或相反相成
口咸口黏医案
点睛:裘沛然·反激逆从·相反相成·金水六君煎·张景岳·陈修园·贞元饮·二陈汤
此事难知
小儿夜惊医案
点睛:升陷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剂辨证·血府逐瘀汤
第二辑 古方录验
大剂量桂枝甘草汤合苓桂术甘汤治心悸案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味治心悸眩晕案
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丹络蒌薤汤等治胸痹案
半夏厚朴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案
小柴胡汤加味治干呕案
小柴胡汤加味治左上腹不适案
小建中汤合良附丸治胃脘痛案
柴胡桂枝汤合小建中汤加味治胃脘痛案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胃脘胀痛案
半夏泻心汤治胃痞案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胃痞案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消化性溃疡案
痛泻要方合四逆散治肠易激综合征案
乌梅丸加味治胁痛、出汗异常案
乌梅丸合五苓散治溃疡性结肠炎案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腹泻与便秘交替案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左下腹胀案
四逆散治小儿腹痛案
四逆散合小建中汤治小儿腹痛案
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治小儿腹痛案
小建中汤加味治脐周痛案
大柴胡汤加味治急性胆囊炎案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两胁不适案
乌梅丸加味治胁痛、出汗异常案
归脾汤加大剂量琥珀等治困乏不寐心悸案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高年眩晕案
泻黄散合栀子豉汤加葛根治眩晕案
吴茱萸汤加味治颠顶痛案
三子养亲汤合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加味治鼾证案
半夏泻心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治小儿腺样体肥大案
生脉散合白虎汤加减治喘而汗出案
桂枝加附子汤治恶风寒而自汗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自汗盗汗夜惊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抽动症案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黑棘皮病(疑似)案
温清饮治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案
泻黄散加味治唇炎案
第三辑 新冠感染论治
新冠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我对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一些思考
重用薏苡仁治新冠感染后发热、咳嗽的经验
单味石膏治新冠感染发热医案
新冠感染医案及经验方详解
下篇 与心谋
第一辑 读书一得
李东垣:辨惑内外伤
这三味药的处方,领我们走进大塚敬节的内心
另辟蹊径,四藤调阴阳
赵炳南晚年的问题意识
《朱涛如临床治验》体例上的新意
金庸和我不谋而合
第二辑 人物故事
“索性不看病了”与“索性不吃药了”
程馥馨教授的两个故事
想起了一位爱看云的老人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取舍之间
第三辑 方药发明
栀子豉汤及其四首类方古今运用详解
重读董廷瑶先生桂枝汤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