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邓尔禄高原临证学术思想
第一节 邓尔禄从医小传
第二节 邓尔禄高原临证学术特长
第二章 临床验方
第一节 心系疾病
一、冠心病(胸痹)
二、心律失常(心悸)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四、风湿性心脏病(心痹)
五、心悸心阳虚水肿
六、慢性心衰
七、高血压病
八、中风病
第二节 肺系疾病
一、老年咳喘
二、风寒咳嗽
三、慢性支气管炎
四、肺胀
五、肺结核(肺痨)
六、肺气肿
七、支气管扩张症
八、呼吸暂停综合征
第三节 脾胃疾病
一、脾胃病(胃脘痛)
二、萎缩性胃炎
三、胆汁反流性胃炎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胃脘痛)
五、腹痛
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七、食管癌(噎膈)
八、食管炎
九、慢性结肠炎(泄泻)
十、便秘
第四节 肝胆疾病
一、肝硬化(积聚)
二、黄疸病
三、胆囊炎与胆石症
第五节 肾系疾病
一、尿路感染(淋证)
二、急性肾炎(水肿)
三、急慢性肾炎血尿(尿血)
四、肾炎蛋白尿(尿浊)
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六、遗尿病
七、肾结石(石淋)
八、肾积水(水肿)
九、阳痿
第六节 妇科疾病
一、经行身痛
二、痛经
三、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癖)
四、围绝经期综合征
第七节 气血津液疾病
一、梅核气
二、过敏性紫癜
三、失眠(不寐)
四、震颤
五、白细胞减少症
六、自汗
七、糖尿病(消渴)
第三章 经典医案
一、心悸验案
二、胸痹验案
三、真心痛验案
四、头痛验案
五、眩晕验案
六、神昏验案
七、咳嗽验案
八、喘证验案
九、肺胀验案
十、肺积验案
十一、悬饮验案
十二、郁病验案
十三、梅核气验案
十四、脏躁验案
十五、胁痛验案
十六、胃胀验案
十七、胃脘痛验案
十八、呃逆验案
十九、消渴验案
二十、胰痹验案
二十一、便血症验案
二十二、泄泻验案
二十三、水肿验案
二十四、尿浊验案
二十五、痹证验案
二十六、浊痹验案
二十七、郁热验案
二十八、紫癜病验案
二十九、虚劳验案
三十、月经后期验案
第四章 常用药对
一、白及与三七
二、白前与百部
三、白芍与柴胡
四、半夏与旋覆花
五、苍术与白术
六、苍术与黄柏
七、柴胡与黄芩
八、丹参与牡丹皮
九、丹参与三七
十、当归与肉苁蓉
十一、丁香与柿蒂
十二、杜仲与续断
十三、葛根与升麻
十四、桂枝与白芍
十五、海浮石与海金沙
十六、海浮石与旋覆花
十七、海藻与昆布
十八、滑石与甘草
十九、黄芪与防风
二十、藿香与佩兰
二十一、鸡内金与丹参
二十二、鸡内金与麦芽
二十三、僵蚕与地龙
二十四、金银花与连翘
二十五、荆芥与防风
二十六、龙骨与牡蛎
二十七、牛蒡子与连翘
二十八、女贞子与旱莲草
二十九、芡实与金樱子
三十、羌活与独活
三十一、秦艽与海桐皮
三十二、青蒿与鳖甲
三十三、全蝎与钩藤
三十四、肉豆蔻与补骨脂
三十五、肉桂与黄连
三十六、三棱与莪术
三十七、桑白皮与地骨皮
三十八、桑叶与菊花
三十九、苏梗与桔梗
四十、酸枣仁与柏子仁
四十一、葶苈子与大枣
四十二、香附与高良姜
四十三、旋覆花与代赭石
四十四、延胡索与川楝子
四十五、远志与石菖蒲
四十六、知母与黄柏
四十七、知母与石膏
四十八、枳壳与郁金
四十九、枳实与白术
五十、枳实与竹茹
五十一、麻黄与桂枝
五十二、桑叶与菊花
五十三、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
五十四、木香与黄连
五十五、当归与川芎
五十六、蒲公英与五灵脂
五十七、桑白皮与地骨皮
五十八、苦杏仁与麻黄
五十九、苦杏仁与桔梗
六十、人参与黄芪
六十一、当归与熟地黄
六十二、枸杞子与菟丝子
六十三、黄连与黄芩
六十四、陈皮与半夏
六十五、黄连与吴茱萸
六十六、黄连与肉桂
六十七、木香与砂仁
六十八、桃仁与红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