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团体的悖论(他人在场时的孤单)/心理咨询师系列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53191
  • 作      者:
    作者:(美)哈伊姆·温伯格|责编:敬京|译者:佘炤灼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网络团体的悖论:他人在场时的孤单》由哈伊姆·温伯格所著,探讨网络团体相关问题。本书指出网络团体存在诸多悖论,如参与与未参与、亲近与陌生等矛盾感受并存。作者从自身创建团体心理治疗论坛的经历出发,讲述网络团体的发展,发现其动力与地面团体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书中阐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互联网用途、团体分析理论、文化与团体的关联、线上在场意义、边界问题、论坛动力、社会潜意识及亚隆疗效因子等。它揭示了网络团体虽缺乏研究,但对数百万人有吸引力且不会被社交网络取代。 本书适合心理治疗师、团体分析师、团体历程学习者、参与虚拟团体的人等阅读,能帮助他们了解网络团体的吸引力来源、团体历程及互联网背后隐藏的内容,同时为未来网络团体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一切源于关系
互联网的普及与传播
使用互联网的三个领域
对使用互联网的批评和担忧
公众对互联网风险关注焦点的转变
连接的需要
关系及其约束
摘要和总结
第二章 团体分析的参考框架
作为质性研究工具的团体分析
从团体中的个体到团体分析
从团体分析到社会历程分析
从小型团体到大型团体
从个体潜意识到社会潜意识
从保守团体分析到激进团体分析
团体分析中的一些核心概念
镜像神经元还是想象神经元?
关心或侵入
本书采用的团体分析的参考框架
总结
第三章 文化与(虚拟)团体:网络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心理方面
文化和意识
文化和压制
文化是个统一体吗?——团体与文化的关系
网络文化:“我们感”“自我感”和“间性存在”
第四章 网络上的无具身性关系:在场、即时性、主体,以及(团体)治疗
导言
在场是什么?
在场的不同方面
一个互联网团体的例子
总结
第五章 边界(以及论坛管理者/团体带领者的角色)
导言:边界和系统
团体中的边界
边界和文化
大型团体中的边界
互联网上的边界
边界和团体带领者/论坛版主的角色
无边界的世界和对带领者的移情
第六章 带给人小型团体错觉的大型团体:讨论组和论坛的动力
介绍团体心理治疗论坛
在线交流中的心理过程与机制
投射
大型团体或小型团体动力
第七章 网络与社会潜意识:从亲密到网密
更多关于社会潜意识
互联(网)关系
网络和多元文化主义
结论和启示
第八章 在虚拟空间检测亚隆的疗效因子
亚隆的疗效因子
网络中疗效因子的研究
在网上可以找到亚隆的疗效因子
这些因子并不总是能在网上找到
网上独特的疗效因子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关于作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