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社交金融相关定义及理论框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定义及研究框架
1.4 内容简介
第2章 社交金融现有研究成果
2.1 社交信息传递的渠道
2.2 社交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2.3 社交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2.4 社交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社交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
3.1 模型构建
3.2 模型结果
第二部分 社交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第4章 社交与“趋同效应”
4.1 研究假说
4.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定义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1~假设4)
第5章 社交与“风险厌恶”
5.1 研究假说
5.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定义
5.3 对社交中“风险厌恶”的检验(假设5,假设6)
第6章 社交与“偏好”(个人vs.机构)
6.1 研究假说
6.2 社交是否会影响个人投资者交易频率的检验(假设7)
6.3 社交是否会影响个人投资者选股偏好的检验(假设8)
6.4 社交是否会影响机构投资者选股偏好的检验(假设9)
第三部分 社交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第7章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投资者能普遍获得高收益吗?
7.1 研究假说
7.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定义
7.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10,假设11)
第8章 社交网络中的“跟随交易”能否提升个人投资者收益
8.1 研究假说
8.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定义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12,假设13)
第9章 个人投资者能否借助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智慧”提高收益率
9.1 研究假说
9.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定义
9.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14,假设15)
第10章 社交是否影响机构投资者收益率
10.1 研究假说
10.2 数据来源及核心变量构建
10.3 社交对机构投资者收益率影响的检验(假设16)
第四部分 社交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第11章 社交网络中的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影响股票收益率与成交量
11.1 研究假说
11.2 数据与核心变量定义
11.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17,假设18)
第12章 社交网络中个人投资者股票组合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
12.1 研究假说
12.2 数据与核心变量定义
12.3 社交视角下风险与收益率关系的验证(假设19)
第13章 社交是否会影响高特质波动率和高换手率股票的溢价?该效用是否存在异质性
13.1 研究假说
13.2 数据及核心变量定义
13.3 实证结果及分析(假设20,假设21,假设22)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