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集于城市群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现实问题,基于包容性发展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以及新区域主义理论建构城市群地方政府协作治理分析框架。植入“时序”要素,从时间维度上系统梳理城市群协作治理机制发展历程,并从空间维度上考察跨省域城市群协作治理基本现状;择取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案例,运用内容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 MAXQDA、BICOME2.0、UCINET6 以及 NETDRAW 分析工具,对两大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的结构性机制(组织结构、职能配置、运作形态等)、过程性机制(方式手段、任务分解、技术工具)及回应性机制(绩效评估、监督问责、外部条件)进行测度,客观呈现两大城市群协作治理网络的基本样态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全方位诊断城市群协作治理过程中的症结,并从结构性、过程性以及回应性三个维度剖析困境产生的根本成因;结合国外城市群协作治理经验,提出中国情境下推动城市群协作治理高质量、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