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属铸币时代:货币基准单位、铸币国定论与货币数量论
第一节 单穆公“子母相权论”与货币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国蓄》篇所见《管子》的货币数量论与国家治理
第二章 铜钱时代:格雷欣法则、货币铸造专权与货币万能
第一节 西汉贾谊的“奸钱论”与格雷欣法则
第二节 晁错“贱金玉”的货币国定论与司马迁的货币交易说
第三节 《盐铁论》所见桑弘羊铸币权的中央集中垄断思想及其意义
第四节 中古自然经济下的货币拜物教经典《钱神论》
第三章 纸币时代:铜钱短缺、国家纸币与纸币的价值调控
第一节 唐宋的“钱荒论”及其实质
第二节 世界最早纸币理论“称提理论”与南宋纸币风险管理
第三节 《叶李十四条划》与元代纸币的性质
第四章 白银时代(一):钱钞失序、并行互补流通与白银忧虑
第一节 白银走上主导货币舞台的步伐与明中期的“邱濬方案”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货币“使用处方”的转变——从“重钱轻银”“行钞废银”到“三者相权”
第三节 “白银时代”的多维透视与明末的“废银论”
第五章 白银时代(二):白银短缺、外部供给与纸币魔咒
第一节 明清之际陆世仪的货币论与信用货币的缺失
第二节 “贸易的猜忌”、蓝鼎元的开海论与货币的外部供给
第三节 王瑬“钞元尽”的货币思想与“现代货币理论”
第四节 许楣“有尽敌责”的货币金属论与货币的“三极世界”
第六章 近代转换的基础:白银外流的实际与纸币观念的落后
第一节 苏楞额的“白银外流论”与近代中国的货币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笔下的王茂荫及其纸币理论
第七章 近代转换的努力(一):货币失序、本位方案与困境
第一节 马建忠的“重商主义”金银观与近代中国主导货币的取向
第二节 康有为“金本位救国论”与近代中国的本位困境
第三节 梁启超的“虚金本位论”与货币行政的失败
第八章 近代转换的努力(二):近代化融资、银行方案及艰难实验
第一节 郑观应的银行论与近代中国银行发展的指向
第二节 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与纸币的未来
第三节 李宏龄的票号成败论与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缺失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