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
一、但满而不痛——半夏泻心汤
二、心下痞硬,水气下利——生姜泻心汤
三、心下痞硬,胃虚下利——甘草泻心汤
四、心下痞,按之濡——大黄黄连泻心汤
五、心下痞,复恶寒汗出——附子泻心汤
六、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
七、心下痞,渴而口烦躁,小便不利——五苓散
八、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大柴胡汤
九、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桂枝人参汤
小结
呃逆
一、干呕,哕,若手足厥——橘皮汤
二、哕逆——橘皮竹茹汤
三、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
四、呕而肠鸣,心下痞——半夏泻心汤
五、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外台》茯苓饮
六、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
七、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
小结
胃脘痛
一、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小建中汤
二、胸胁苦满,腹中痛——小柴胡汤
三、厥而心下悸——茯苓甘草汤
四、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黄连汤
小结
腹痛
一、腹中急痛——小建中汤
二、腹满痛——大承气汤
三、胸胁苦满,腹痛,胸满胁痛——小柴胡汤
四、腹痛、四肢沉重疼痛——真武汤
五、少阴病,四逆,或腹中痛——四逆散
六、寒热错杂之腹痛——乌梅丸
七、内有久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八、腹中寒气,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九、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
泄泻
一、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葛根汤
二、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
三、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宜服四逆辈
四、下利清谷,手足厥冷——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五、腹中雷鸣下利——生姜泻心汤
六、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
七、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
八、主久利——乌梅丸
口疮
蚀于喉为惑——甘草泻心汤
腹满
一、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
二、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三、寒热错杂——温经汤
四、腹满,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
五、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反酸
一、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
二、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汤
三、呕而发热——小柴胡汤
四、得食而呕,又烦——乌梅丸
胁痛
一、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小柴胡汤
二、少阴病,四逆,腹中痛——四逆散
三、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大黄附子汤
呕吐
一、水入则吐——五苓散
二、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
三、食谷欲呕、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
四、胁满心烦、呕而发热——小柴胡汤
五、心中痞硬、呕而下利——大柴胡汤
六、痰饮内停呕吐——小半夏汤
七、食已即吐——大黄甘草汤
八、吐出水后,气满不能食——《外台》茯苓饮
便秘
一、正阳阳明——大、小承气汤
二、太阳阳明——麻子仁丸、厚朴七物汤、桃核承气汤
三、少阳阳明——小、大柴胡汤
四、阳明中寒——大黄附子汤
肠痈
一、脓成——薏苡附子败酱散
二、脓未成——大黄牡丹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