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甲烷的生成不仅会降低日粮能量的转化效率,而且会导致温室效应。发展低碳畜牧业既能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茶多酚可以减少甲烷排放,但茶多酚对瘤胃内产甲烷菌、原虫等与甲烷生成相关的微生物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通过体外、半体内和动物试验,运用16S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多维度解析茶多酚-瘤胃菌群-宿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奶牛生产上合理利用茶多酚提供理论依据。茶多酚通过影响瘤胃内细菌、原虫和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而抑制瘤胃甲烷的生成,减少饲料能量的损失;茶多酚通过加速纤维降解菌在粗饲料上的黏附,提升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率,改善饲料的转化效率;茶多酚通过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变瘤胃的发酵模式进而增强宿主瘤胃上皮细胞的转运能力,提升饲料的利用效率。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茶多酚增强奶牛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