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区域绿色发展”丛书成果,系统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框架、国家战略实施及县域实践。聚焦浙江仙居县案例,该县以显著遗传、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基础,尤以特色地质结构与农业生物资源见长,通过超前部署国家任务、构建接轨国际的保护体系,成为国家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县域典范。
书中详析法国开发署“仙居示范工程”:通过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惠益公平共享三大板块,精准对标《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使山区实践达致国际标准。研究既为政府决策与学术研究提供实证参考,亦为国际项目设计者呈现可复制的中国县域方案,彰显基层落实全球环境公约的创新路径,揭示生物多样性向绿色发展转化的中国智慧。
■第一篇 生物多样性和相关国际公约的概念和中国履约模式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的中国模式
■第二篇 仙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工作及其国家代表性
第三章 仙居县既往以国家公园为抓手的生物多样性工作总结
第四章 仙居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相关工作
专栏 1 神仙居国家地质公园
专栏 2 以 “仙居” 命名的新物种
第五章 仙居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国家代表性
第六章 发挥中国体制优势推动基层地方政府完成“昆蒙框架”的措施建议——以仙居为例
■第三篇 仙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图谱及其仙居故事
第七章 仙居的动物多样性
第八章 仙居的植物多样性
第九章 仙居的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十章 仙居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专栏 3 仙居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遗址
■附 件: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相关内容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