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研究和建设实践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1210070
  • 作      者:
    薛惠芬,徐文斌,等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研究和建设实践》聚焦于海洋档案及其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实践,系统探讨了海洋档案的文化属性、产品开发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书中首先阐述了海洋档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强调其作为海洋文化信息载体的重要性。随后,从需求分析、体系价值、框架设计以及支撑保障等方面,详细剖析了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作者结合中国海洋档案馆的丰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开发体系框架,并从资源管理、产品开发到传播服务的全流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还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海洋档案文化产品的实际应用成果,彰显了海洋档案在传承海洋文化、弘扬海洋精神中的独特价值。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研究和建设实践》不仅为档案工作者和海洋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也为社会公众认识档案、了解海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融合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与文化气息,《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研究和建设实践》旨在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让海洋档案的蓝色印记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海洋档案和海海洋档案文化产品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记录和传播载体,是贮存、获取和传承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形式与物质财富。海洋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元素,而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则是档案部门利用档案资源传播和传承海洋文化的载体。本章重点介绍海洋档案的概念、文化特征及海洋档案文化产品的概念、属性和种类等。
  第一节 海洋档案的概念
  一、档案的概念
  (一)档案的定义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记录和传播载体,是贮存、获取和传承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形式与物质财富。我国目前发现记述档案名称来历较早的古籍是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这本书记述了杨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到柳条边外宁古塔驻军营地看望父亲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日牌子,以削木片若牌子故也,存贮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为档子……”这段文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木”为文字的载体,“纸”也是文字的载体,都叫牌子,这些牌子放久了,就叫“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记录载体不断发生变化,从古至今有甲骨档案、铭文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等等。
  最先出现档案定义的是《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也称“荷兰手册”,该手册认为档案是“某一行政机关或某一官员正式收到或产生的并指定由该机关或官员保管的文件、图样和印制品的总和”。但这一定义仅将档案限定于行政公务范围内。英国档案专业创始人希拉里·詹金逊认为:档案是“某一行政管理或行政事务(无论为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实施过程中所拟就或使用,成为该事务过程的组成部分,事后由该事务过程之负责人或其合法继承者保管以备不时查考的各种文件”。该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档案的保存(查考)价值,但适用范围仍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同时,意大利档案学家欧根尼奥·卡萨诺瓦、德国档案学家阿道夫·布伦内克等欧洲著名档案学家对档案的定义均围绕政务“文件”展开,内容大同小异。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与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对档案的认识相对宏观,他们认为:档案不仅仅是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而保存的机关政务文件,还包括一些社会组织、家庭或个人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形成的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书信、文稿、画作、照片、图纸、录音录像等材料,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我国学界对档案定义的探究也颇为丰富。1938年出版的《档案管理与整理》提出:档案与文书是处于不同时期的同一事物,只是因需长期保存而留待参考的文书才可称为档案。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曾三认为:“档案是本机关(包括工厂企业)在工作和生产中形成的文书材料、技术文件、影片、照片、录音带等,经过一定的立卷归档制度,而集中保管起来的材料。”中国当代著名档案学家陈兆误与和宝荣认为:“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
  198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给出了档案的定义,规范了档案的内涵和外延。1994年出版的《档案学词典》。中直接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对档案的定义。现行《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则定义档案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该定义在内容表述上进行了简化,主语里删除了“过去和现在的”,用“社会活动”代替了“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用“有价值”代替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用“各种形式”代替了“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等,扩大了档案的外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所指的档案是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的档案,不是从术语上定义的档案。
  ……
展开
目录
序 01

前言 03

第一章 海洋档案和海洋档案文化产品 01
第一节 海洋档案的概念 03
第二节 海洋档案文化特征 13
第三节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 28

第二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需求和体系价值 33
第一节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研究和实践分析 35
第二节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需求 50
第三节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价值 56

第三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体系框架 59
第一节 产品开发体系建设基于的理论方法 61
第二节 产品开发体系框架结构和设计 71
第三节 产品开发体系框架各部分作用 78
第四节 产品开发体系框架各部分内容 86

第四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支撑保障实践 105
第一节 运行方案计划 107
第二节 运行程序规范 115
第三节 跨界专业团队 122

第五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资源管理实践 125
第一节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资源管理策略 127
第二节 馆藏海洋档案文化资源挖掘 134
第三节 海洋事实数据资源整合管理 141
第四节 档案资料网络搜集 147
第五节 接受档案资料捐赠 158
第六节 海洋口述历史采集 170
第七节 珍贵史料高度仿真 182

第六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实践 189
第一节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要求、原则和方法 191
第二节 档案展览展示 198
第三节 档案视频创作 219
第四节 史料文章编撰 236
第五节 档案整编 247

第七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传播服务实践 255

第八章 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典型案例 287

附录 我们用档案点亮新中国的蓝色印记 3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