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悦远来 心向往之:我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当主播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857054
  • 作      者:
    石靖楠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亲历者视角,见证城市崛起:作者以13年扎根一线的媒体人视角,用文字记录北京城市副中心从规划到崛起的珍贵历程,以及自己在其中的感悟与体会,带你感受千年大计背后的奋斗与变迁。

2.融媒全景纪实,揭秘台前幕后:全书深入探访通州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团队的日常,揭开新媒体全平台的运作奥秘,展现新时代媒体融合浪潮下,如何用多元视角勾勒城市副中心的大美画卷。

3.时代与个人的双向成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等重要节点,讲述媒体人与城市共成长的动人故事,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细腻温情,见证城市发展与个人梦想的同频共振。

4.沉浸式体验千年之城魅力:跟随作者的笔触,从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壮美风光到城市绿心的生态建设,全方位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生机与文化底蕴,开启一场纸上的城市漫游之旅。


展开
作者简介

  石靖楠,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全日制教育为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2019年,获得第三批“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新闻领军人才;2020年,获专业技术副高级职称(主任播音员);2024年3月,被北京市广播影视协会聘任为北京市广播影视协会播音主持(主播)专业委员会委员;2024年7月,入选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点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25年2月,获得2024年度“通州榜样”提名奖。先后任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播音主持管理部主任、媒体融合发展部主任、新媒体部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石靖楠却点“时”成金,勒石为碑,著述出版,留于青史。历史是文字记录下来的,人类的文明是以文字的记载为标志的。石靖楠在通州生活工作了十三个年头了,这十三年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对于通州更是非凡的。这段历史是需要浓墨重彩记录下来的,石靖楠做出来了。这是一位媒体人的敏感、责任心和历史担当。

展开
精彩书评

石靖楠的这部书稿是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于亚辉转给我的,原本约好我们先见面聊聊的,待翻开书稿看了看,这已经是一部成形准备付梓的作品了,且很好看。我告诉亚辉主任,约会取消。

    我是相信文如其人、相由心生的,我喜欢透过文字了解作者。推开窗户,一股浓烈的暖风扑面入怀。一个年轻的团队奔突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尽情地挥洒着青春,蓬勃着活力,追逐着梦想。他们是幸运时代的幸运儿。高速发展的 AI 技术带来的世界大变局,大运河申遗成功带来的千年大发展,副中心建设把古老的通州催生为国际大都会。他们既是辛勤忠实的记录者,又是倾心倾力的参与者。

    石靖楠书写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个团队的脉脉深情。他们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舞台上的默契、情急中的救场、名利上的谦让、严寒里的扶助,乃至各执己见的坚守和声振屋瓦的争吵,都显示出了这个团队的大格局、高格调和可信任、可依赖的亲人般的骨肉情义。阅读这些场面,常常让我泪湿。透过泪眼,我又看到了一种更深的情怀。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大多不是通州土著,而他们对大运河、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奉献,却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我是通过新闻的门槛走上文学之路的,从大喇叭、小喇叭广播站、电台、电视台到多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就像是从农耕时代到 AI 时代一样,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是划时代的。而我们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甘苦自知,冷暖自知。其间有猝不及防的错愕,有跨越时空的惊叹,也有手足无措的困惑与思索。我与石靖楠一样,在体验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高科技和新平台的同时,也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危机感。特别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跌下神坛,报刊和书籍的发行市场萎缩得惨不忍睹,让我们感到极大的恐慌和沮丧。但是这个年轻团队的拼搏精神和秒杀秒变的创造力给了我极大的刺激和鼓舞,他们才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社会的主流,是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

    传统观点认为,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尤为突出的是时效性。特别是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多如繁星的网络平台,海量信息的铺天盖地,再加上流量掠夺者的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震惊全球的爆炸性新闻,也会被一浪高过一浪的信息潮很快地淹没。如此强大的信息风暴,残暴地摧残着人们的眼球和关注力。靖楠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100年前,人类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力平均为20分钟,现在已经降低到9秒了,与金鱼的注意力差不多。细思极恐,假以时日,这是要镶嵌在人类的遗传基因里的。杞人忧天,且作笑谈。

    我要说的是,对于这种时效性极强的信息以及信息的获取者和传播者,石靖楠却点“时”成金,勒石为碑,著述出版,留于青史。历史是文字记录下来的,人类的文明是以文字的记载为标志的。石靖楠在通州生活工作了十三个年头了,这十三年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对于通州更是非凡的。这段历史是需要浓墨重彩记录下来的,石靖楠做出来了。这是一位媒体人的敏感、责任心和历史担当。

    谨以为序。

    


    王梓夫

    2025 年春日 于通州


展开
目录

网络主播吗?不,我们是“官媒网红”
还记得为什么出发吗?当然。我有十年记者工作经历
转换赛道——世界那么大,每处风景都要认真描画
近悦远来副中心,欢迎大家来光临!
参考文献
附录
Al新技术如何赋能广播电视内容创作 冉  帅
副中心主播与副中心同成长 刘小辉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时代媒体融合与发展的典范 张斌
来到通州加入融媒体见证副中心发展 王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