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这条孕育了世界伟大文明的壮丽大河,不仅滋养了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以及世界大河文明对话的兴起,长江文化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激荡、冲撞、交流和融合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努力建设长江文化高地,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它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是弘扬世界文明的责任。
一、长江文化高地的基本内涵
长江,这条神奇的河流,位于地球北纬30。线上,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等共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长江文明,历经万年沧桑,始终生生不息,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明之一。
长江文化高地,是基于中华长江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以流域的生产力水平为标志,形成的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它不仅是俯瞰四周、光芒四射的文化重镇,更是人类与长江流域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文化复合体的载体。这个文化高地,涵盖了山川湖泊、农耕渔牧、经贸商贾、思想伦理、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二、建设长江文化高地的重要任务
长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世代影响着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为了充分展示长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强大生命力,我们必须努力建设长江文化高地。
首要任务是利用长江流域高地强大的辐射力,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这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方面。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专著,推出如《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等鸿篇巨制,让世人更加了解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要加大对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积极开发其利用价值。这些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长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让这些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当下,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跟进国家战略,研究推出了“长江文化新高地”平台,汇聚了国内100余所知名高校的500余位对长江文化感兴趣、有造诣的专家、学者,2000余家国内外核心人文综合性期刊,5000余位雏鹰学者,共同形成对长江文化纵深集群式研究和传播性的阵营。这一高地的建立,旨在打造一个现代的,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知识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化网络,让高校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享有研究资料、交流学术成果,协同推进长江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最后,要利用流域高地的辐射力,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要鼓励学者、艺术家等创作者,利用更新颖的创作方式和载体,反映长江文化的精髓。同时,通过现代展示手段,如沉浸式展示、全息影像、微电影等,推动长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快速融合。
三、建设长江文化高地的紧迫性
既然长江文化早已具有世界属性,且其生命力顽强、从未间断,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长江文化高地的紧迫性。
首先,必须认识长江文化传承的紧迫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等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
其次,必须认识长江文化创新的紧迫性。作为世界性古老大河文明的中国,有责任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要秉承开放与创新的理念,推动长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并向世界辐射。
最后,必须认识长江文化交流的紧迫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我们要推动长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民族的自信心。
建设长江文化高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长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交流。让长江文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