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8世纪欧洲中国观与美学判识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728644
  • 作      者:
    李昊阳
  • 出 版 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想象以及这种想象如何影响其美学判识机制形成的学术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昊阳,男,中共党员,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西方艺术史论与美学理论,主要聚焦18世纪审美理性主义、当代视觉艺术与媒介美学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学术观点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探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想象以及这种想象如何影响其美学判识机制形成的学术著作。本书以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这一时期欧洲启蒙哲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因素在欧洲美学学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8世纪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关注人类的“感性认知”和“现实关切”,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照对象。欧洲思想家们通过对中国的观察和想象,形成了一种对美学的全新认知。这种认知不仅影响了欧洲美学的发展,也对世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18世纪,“美”从工艺品中解放出来,艺术获得了自主。启蒙时代的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进,跟科学领域的发明与成就紧密相连,通过物质感知实现了彼此的联系“中国风”所带来的物觉体验和审美观想,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中国图景通过传教士的描绘,在欧洲引发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变化:强调科学与逻辑的观看机制跟突破规则的全新物觉体验形成交,打展了感性学的知识视野,成为启蒙的一股新动力。

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和鲍姆嘉通等理性主义者的视角看,形而上学及早期美学思考并未与科学相对立,他们始终审慎地探讨知识是否源于经验。在他们所闸述的“感性”知识概念中,发明(对创造意义的反思)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理性主义试图阐释的是,在目的论的维度上,可以找到成为美学知识的两个必要因素:第一,美的发现与创造性(发明)目的相关;第二,美应是种可以被认知或体验的经验知识,审美判断具有认知性。对于18世纪早期的审美理性主义者而言,美是多样性的统一,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终的原则,而艺术的创造则应体现这种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理想

自然科学的进步赋予了欧洲工艺生产强大的模仿能力,使得以瓷器和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图景在欧洲得到了大范围的“复制”。全球化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风物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物觉属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当某种自然物质成为商品时,它便“变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拥有了拜物教的性质”。商品拜物教的形成,与一种物觉的感知变化相伴随。瓷器等物品的生产与贸易不仅在物质、经济层面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在审美风格上拉近了两者的感知距离。通过瓷器,欧洲得以接触到中国的精湛工艺和独特审美旨趣,丰富了欧洲的艺术品类,推动了创造性模仿与审美创新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不仅较全面地接触了中国的工艺和美学,还逐渐掌握并改进了这些技艺。当中国的物质生产技艺不再稀缺,全球文化交流网络中作为财富和迷幻美学栖息地的“中国想象”开始迅速瓦解。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一方面提升了欧洲工艺品的质量和地位;另一方面,也使早期商品崇拜的神秘感逐渐退散,“中国观”在全球文化交流网络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物觉启蒙与发明的美学

    第一节瓷器的祛魅与物觉分化/2

    第二节 自然观之变与景观的更新/10

    第三节作为理性的观看与作为科学的感知/21

第二章从道德理解到审美判断

    第一节道德理解的两种维度/34

    第二节启示与外化的道德观想/44

    第三节信仰秩序中的和谐美德/52

第三章向美学延伸的认识:自律与他律

    第一节 想象的自律/62

    第二节物性的他律/76

第四章体验的机制:跨语境的审美识读

    第一节权力体验与景观政治/89

    第二节性别象征与转释/104

    第三节语言想象的体验与解读/123

第五章从体验到范式:情感体认的美学化

    第一节道德想象的美学化/144

    第二节秩序观念的美学化/164

结语:重估浪漫主义的中国起源 /186

参考文献 /18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