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化债转股操作模式、实施方案及政策建议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1516
  • 作      者:
    胡海清,薛萌,张琅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海青,1971年10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德岛大学信息系统工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博士学科带头人。社会兼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陕西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创业生态、技术创新与管理、金融创新与管理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等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厅局级奖励20余项。2014年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5年被评为第九届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年被评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023年入选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

  薛萌,1989年8月生,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长期从事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投融资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管理评论》、《预测》、《经济管理》、EuropeanJ.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篇,独立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校级研究课题1项,并作为主研人先后参与国家级课题项目共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撰写6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4项。

  张琅,1986年2月生,西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与金融系讲师,长期从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等各类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在国内外重要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化债转股操作模式、实施方案及政策建议》围绕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背景、操作模式及政策建议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第一章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高杠杆率和不良贷款问题入手,阐述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必要性和实施背景,并结合国内外杠杆率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书中还探讨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机制,包括银行通过实施机构间接持股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规避法律障碍以实现债转股的顺利开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发展态势解读
  第一节 引言
  近年来,经济增速减缓,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效率较低高杠杆率的问题逐渐明显。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同步上升,导致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加剧。针对经济方面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我国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实施去杠杆、降成本工作,降低企业杠杆率,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提出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保证相关措施的实施,帮助发展潜力较好但短时间内资金面临短缺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增强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这一政策的下发意味着,我国已明确市场化债转股是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有效对策并加以使用。
  作为帮助各企业有序开展去杠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的顺利开展在降低杠杆率、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方面意义重大。此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主要基于以下社会经济背景:
  一方面,由于杠杆过高及结构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因素,部分企业在较长时期里举债经营的模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经营活动开展受阻,违约风险不断上升,部分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逐渐出现资产质量降低、难以承担债务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1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3.7%,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末美国(286.2%)、日本(416.5%)、欧元[284.3%)的杠杆率分别比2019年末高31.3个、37.1个和27.2个百分点。同期,我国杠杆率为275.9%,比2019年末高19.9个百分点,增幅比美国、日本、欧元区分别低11.4个、17.2个和7.3个百分点。可见,近年来我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着经济较快恢复增长,宏观杠杆率增幅相对而言并不算高。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到2021年末,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7%,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为67.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为61.8%,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杠杆率居高不下,使高额利息支出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这一现象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资金周转困难的优质企业受债务问题所困,不仅不能开展必要的技术产品开发更新,甚至导致其债务违约和破产风险急剧增加,这给实体经济的健康合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经济大环境不明朗、变动较多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在管理资产质量方面压力持续增大。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呈逐渐同步上升态势。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55.5亿元,增量为2014年以来新低;对应的不良贷款率为1.73%,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降。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31%,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202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40%、196.91%,显著高于监管标准。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仍有下降空间,但下降空间逐渐变小,一些银行已逐渐靠近监管红线。根据现状分析,未来我国银行业不良率攀升等问题将不断加重,致使商业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资产的压力明显上升。基于以上背景,为了降低企业杠杆率,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说明了在降杠杆工作中需要市场化债转股发挥相应的作用。
  在《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债权人与债务人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进行债转股业务,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确立规则,依法监督,维持公平公开的市场秩序,保障债转股在市场化、法治化道路上持续稳定发展。目前,比较常见的运作方式是银行通过实施机构间接持股。在这种方式下,银行可将不良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保险资产投资机构四类国家批准的实施机构,最后由实施机构与对象企业进行债转股。这种运作方式虽然相对复杂,但避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法律障碍,就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的成功案例来看,此运作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发展态势解读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 6
第三节 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研讨 10
第四节 中国债转股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13
第五节 中国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19

第二章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实现 25
第一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国际背景 25
第二节 美国经验 26
第三节 波兰经验 31
第四节 日本经验 34
第五节 小结 36

第三章 中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历程 38
第一节 中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背景 38
第二节 第一轮债转股 40
第三节 第二轮债转股 44
第四节 两轮债转股的异同 48

第四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市场化债转股及其特征 52
第一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相关概念解析 52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管理要点 60
第三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参与要素 64

第五章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解读 70
第一节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 70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市场化债转股政策解读 76
第三节 地方层面的市场化债转股政策解读 89

第六章 市场化债转股的操作模式解构 100
第一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操作模式 100
第二节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市场化债转股操作模式研究 103
第三节 基于AMC视角的市场化债转股操作模式研究 107
第四节 基于“两步走”的操作模式研究 113
第五节 市场化债转股退出机制 114

第七章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分析 124
第一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类型 124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风险控制 135
第三节 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措施 142
第四节 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的监管法治体系建设 146

第八章 案例研究 150
第一节 陕煤集团的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案例 150
第二节 彩虹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案例 158
第三节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案例 160
第四节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案例 167

第九章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建议 176
第一节 明确政府在债转股运作中的行为准则 176
第二节 调动各方参与机构实施债转股的积极性 180
第三节 完善债转股市场化运作体系 183
第四节 深化市场化债转股管理机制 186

参考文献 1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