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元贬值的背后:虚假的贸易顺差国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79964
  • 作      者:
    [日]唐镰大辅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始于2022年的日元贬值,在2025年仍然在持续。

对于这种长期贬值,美元、日元之间的存款利差已经不能解释问题的本质,真正的问题藏在经常收支平衡之下。


作者剥丝抽茧地揭开日本的贸易收支的统计数据,发现统计数据与真实的现金流存在着脱钩,在考虑了“数字赤字”问题后,日本的国际贸易早已进入了逆差。

在数字逆差的背后,隐藏着日本对美国IT巨头过度依赖,境外保险与养老金服务高企,日本本土研发能力“思维冻结”等产业经济问题。


汇率表现下的现金流涌动,为我们拆解了全球贸易“物流”之下的数据流,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复杂贸易形势背后的国家间角逐。


展开
作者简介

唐镰大辅

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

1980年出生于东京都。2004年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JETRO。2006年,调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07年起调任欧盟委员会经济金融总局,作为日本人唯一的经济学家参与欧盟经济前景的制定等工作。2008年10月,瑞穗公司银行(现瑞穗银行)入行,在国际市场部下担任首席市场经济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讨论“日元贬值”的真正原因

讨论本币究竟能从哪些渠道流出?

为什么数字逆差额在10年内翻了一倍,在25年内达到6倍

外资咨询热潮也为“新时代的逆差”做出了贡献

头脑外流的研发服务逆差

知识产权使用费与贸易逆差

“新时代的逆差”总额超过原油进口额

经常收支并不是“静态的数字”而是“动态的现金流”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新时代赤字”的本质1

推动汇率变化的“利率”以及“供需”2

“成熟债权国”的表现3

质疑“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论”6

作为“新时代赤字”的服务收支赤字8

旅游收支顺差被“新时代赤字”抵消11

数字赤字在十年内翻倍,二十五年内扩大了

五倍12

外资咨询热潮是否也助长了“新时代赤字”14

象征“人才流失”的研发服务收支赤字16

“压箱底”的知识产权等使用费也受到了

数字化的影响17

“新时代赤字”超越了原油进口21

如果预测准确,“新时代赤字”将达到约12万

亿日元23

原油与计算机服务的同质性24

具有时代性的服务收支重组26

根据日银分类,数字赤字究竟有多大规模30

日本在向哪些国家或地区支付费用32

“国内的体力劳动”与“海外的脑力劳动”33

“新时代赤字”是一个“卖方市场”34

佃农难以战胜地主37

再保险导致金融相关收支赤字增加38

推动日元抛售的服务贸易国际化41

研发部门未能留在日本42

被称为“思维冻结”的日本45

“思维冻结”导致服务收支赤字扩大48

促进无形资产投资的创新盒税制48

全球范围内推进的创新税制50

外汇供需的影响51

从韩国和瑞士的例子中所体会到的53

 专栏①?透过服务收支看制造业行动变化55

 专栏②?日本有多依赖旅游收支60

 专栏③?数字赤字仅限于日本吗68

第2章 虚假的贸易顺差国的实情81

日本仍然是经常收支顺差大国82

经常收支不是“符号”,而是“现金流”83

未结束的日元贬值84

“经常收支顺差≈投资收益”86

无法回流的投资收益87

现金流基础的经常收支2022年的估算值89

现金流基础的经常收支的概念92

贸易收支赤字是主要原因94

日元汇率分析视角需要更新96

投机与实际需求的矩阵97

日元升值的本质是降息和贸易收支顺差的

双重作用100

2007年至2012年间存在的日元双向买入

压力101

2022年至2023年间存在的日元双向卖出

压力102

情况④中的日元升值幅度是国民关注的焦点103

日元已经越过了结构性转折点104

祸不单行的2022年和2023年106

在“慢全球化”中生存的日本108

超越二元对立的视角109

关于“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论”的两个问题111

日本是“虚假的贸易顺差国”或“虚假的

债权国”113

 专栏④?成为“普通货币”的日元:地震与

日元汇率116

第3章 资产运用立国的难言之隐125

“家庭部门抛售日元”成为重要话题126

家庭金融资产“开放”带来的两个顾虑127

关于汇率的顾虑逐渐显现128

仍然是“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值”129

日本人对“弱势日元”的无奈131

资产防御而非资产运用132

关于“家庭部门抛售日元”的报道开始增多133

外币存款利率上调报道的意义135

通货膨胀下意识到的“现金贬值”136

新NISA推出之前就存在家庭部门海外投资

倾向137

新NISA的强劲势头背后的“家庭部门抛售

日元”139

家庭部门会与机构投资者并驾齐驱吗140

储蓄不是低增长的“原因”,而是其“结果”142

银行部门持有国债的意义144

如果日本人不储蓄,谁来购买国债145

资产运用立国的难言之隐146

现行框架能否一直持续147

从众思想下分散投资的危险性149

资产运用立国的最终归宿在哪里150

日本人的消费行为与内外金融市场链接的时代152

第4章 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何不再适用155

从购买力平价理论看美元/日元汇率156

无法再使用的PPP理论158

PPP对比下什么是“日元过度贬值”160

如今,日元贬值期待的效果不是出口数量

增加,而是股价上涨163

“修正的不是实际汇率而是PPP”164

通过旅游出口“进口”通胀压力165

劳动力短缺只是个开始167

如何摆脱“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值”168

 专栏⑤?日经平均股价上涨是“通胀的恩惠”170

第5章 日本能做些什么:如何利用日元贬值183

旅游收支不能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184

日本政府对促进外资投入愈加重视186

对内直接投资带来的日本变革188

入境需求也会产生类似效应190

日本的现状不如朝鲜191

过去实现目标的历程193

为什么日本的对内直接投资停滞不前195

阻碍对内直接投资的“两大不足”196

日本对内直接投资的形式“介于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之间”197

不依赖绿地投资的对内直接投资战略199

亚洲资本存在感增强的十年200

日本现已成为“被投资的国家”202

应战略性瞄准哪些国家、地区和行业203

金融和保险业的现状205

促进对内直接投资所需的价值观转变206

国际政治局势紧张带来的助力207

2016年以后的世界变化209

“慢全球化”带来的助力210

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国企业的分化与重组”吗212

2023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一年后213

日本被选择是理所当然的215

对内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216

爱尔兰的案例217

不过,日本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218

政府的具体举措219

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性223

聚焦“海外人才”的政策举措224

旅游收支、对内直接投资与磁悬浮中央新干线

的关系226

再无保留的余地228

 专栏⑥?日德GDP逆转的本质:因为是汇率

因素所以可以接受吗229

结语240

注释2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