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作曲家林光的三部音乐作品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3978180
  • 作      者:
    钟卓文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跨越东西方的音乐先锋、中日文化的音乐桥梁——日本作曲家林光 (Hikaru Hayashi, 1931-2012),毕生探寻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汇,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从个体记忆至集体创伤之间。他创作的日本芭蕾舞剧《白毛女》、音乐剧《刘三姐》等作品,融汇丰富的中国题材与音乐语汇,以音乐为媒,成为中日艺术交流的里程碑。

    作为国内首部研究林光的学术论著,《日本作曲家林光的三部音乐作品研究》系统梳理了形塑其音乐思想脉络与创作风格的多重维度。著作选取三部代表性作品,通过对音乐本体深入且各有侧重的解析,揭示其独特音乐语言的技术特征,并置于历史、文化与思想语境中进行多维审视。该书开创性地将历史考察、技术分析与文化阐释熔铸一炉,为东亚现代音乐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展开
作者简介

钟卓文,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音乐、西方音乐史。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主持北京市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作曲家林光的三部音乐作品分析》采用民族音乐学、历史音乐学研究方法,运用“三重视角”研究模式: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作曲家音乐生平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剖析林光的成长经历对其审美观、音乐观的影响;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将社会历史内涵与音乐形态分析紧密结合,探讨“参与社会”前后风格的差异以及其音乐风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在综合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对林光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日本“30一代”作曲家林光三部代表作所呈现出的音乐特征、创作理念的形成以及作品所带有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属性。文中贯穿着两条重要线索:一个是林光对于传统、现代、东方、西方多元文化养料的个性化、选择性借鉴和吸收过程;另一个是林光如何将作曲这个“个人行为”转变为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过程,并赋予“民族主义”以新的内涵.以期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林光独特的音乐创作特征及形成过程,并以此反映林光与其文化母体之间的深层链接。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林光

在现代音乐的广阔天地中,林光(Hikaru Hayashi,1931-2012)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日本当代先锋派作曲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在创作技法上继承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精髓,积极吸收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还在作品中融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展现出鲜明的社会进步倾向,为日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非西方世界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审视与借鉴世界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视角。

林光自幼师从日本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尾高尚忠,接受正统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其非凡的创作才华在少年时期已崭露头角。1951年,人东京艺术大学

(以下简称“东艺大”)作曲系,师从池内友次郎,在创作风格上深受苏联现代音乐及巴托克中后期风格的启迪。20世纪60年代,步人“实验音乐”领域,大胆尝试无调性、音群等西方前卫作曲技法,逐渐锻造出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70年代中后期,加入日本“魔芋座”(こんにやゃく座)歌剧团后,林光将创作重心转向日语歌剧。他提倡并实践了融合冲绳、阿依努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多元化风格,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反映社会现实、传达民众心声为核心的“民众艺术论”创作理念。

林光是一位创作体裁广泛且高产的作曲家,其作品广涉管弦乐、室内乐,歌曲、歌剧、戏剧、影视配乐等多个音乐领域。他尤为注重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将日语独特的发音韵律与咏叹调、宣叙调等多种演唱形式相融合,开拓了跨越传统歌曲范畴的新的音乐表达。其中,无伴奏混声合唱《原爆小景》堪称作曲家用音乐反映、批判社会现实的开山之作,呈现出经历过原子弹爆炸那一代人


展开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林光的音乐人生 17

第一节林光的成长经历 20

第二节林光的音乐创作轨迹 35

小结 57

第二章 林光三部作品的音乐学分析 59

第一节 《管弦乐变奏曲》(1955) 62

第二节 《原爆小景》(1958-2001) 75

第三节 《悲歌》(1995) 107

小结 117

第三章 影响林光音乐创作的诸多因素 121

第一节  战争的深刻烙印 123

第二节  战后的日本音乐界 132

第三节  多元音乐类型的融合 143

第四节  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152

小结 173

第四章  林光的“日本现代音乐观” 177

第一节“日本歌剧梦”的实践之路 179

第二节 “民众艺术论”的探索与实践 200

第三节 音乐与社会现实的对话 218

小结 235

结语 239

附录 林光主要作品表 248

参考文献2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