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神病院手记》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5918448
  • 作      者:
    傅爱毛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傅爱毛,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已发表小说近300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及中短篇小说集多部,多篇作品被多家刊物转载,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杜甫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小说《嫁死》改编的电影《米香》获国内外多种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是作者十年“深扎”精神病院的成果。作者以抑郁症病人的身份住进精神病院,十年间,深入接触多位心理医生与精神病医生,对数十名典型的精神病人进行跟踪,探究他们发病的深层起因、治疗过程及预后状况,直面人生的种种终极问题,以深邃的思辨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勘察当代人的精神病相,并试图找出疗愈之路。

作家以自己的身心深度介入,专注于精神疾病这一特殊领域,其巨大的生命投入和写作勇气,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可谓石破天惊。

这是独属于作家傅爱毛的生命书写。

 


展开
精彩书摘

自序 我们的精神问题

     ——十年“深扎”手记

以“抑郁症病人”的私人身份,按正常程序住进一家精神病院,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断断续续地出入了好几家精神病院,深入接触若干位心理医生,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精神病人进行跟踪,仔细探究他们发病的深层起因、治疗过程以及预后状况。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放弃了别的所有选题,一心一意地专注在这个领域,写出了超过百万字的探索笔记,后来又几经删减和提炼,最终成为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手记。

我何以会住进精神病院?

有段时间,上级要求我们这些专业作家定点“深扎”,这是一项不能推托的硬性任务。所谓“深扎”,就是深入基层,去了解各行各业的真实状况,从而写出血肉丰满的作品。

我申报的“深扎”地点是一家精神病院。

我之所以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选择,是因为我本人当时正处于隐性抑郁状态,这样做,也算是假公济私,既利己,同时也兼顾工作。

我考虑的是,如果以公派的名义,公开到一家医院去深入生活,存在诸多弊端:最终要么走个象征性的过场,要么只能了解一些蜻蜓点水的表面现象,我不想这样。所以我隐瞒了深入生活的公职身份。

之所以关注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是因为我看到身边出现精神状况的大多是年轻人,大学生和中学生精神出问题的层出不穷,甚至连小学生也开始出现各种精神和心理问题,精神分裂、抑郁症和焦虑症很常见,那个数字若是统计出来,恐怕令人触目惊心。他们之中,有的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用极端手段结束生命的事也时有发生。无论发生在哪个孩子身上,精神出现状况只是个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令人痛惜的结果呢?我想可能是这个世界出现了问题。就好像当树上的果子出现各种状况时,这不是果子本身的问题,而是树出现了问题;树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出现了问题。表面看上去,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出了问题,他们焦虑抑郁,他们躺平摆烂,他们不婚不育,事实上,我个人感觉,是时代本身出现了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特别明显地在年轻人身上呈现出来而已。那么,这一代的年轻人是令人失望的“问题青年”吗?不,我更倾向于认为:年轻人在以“问题”和“疾病”的方式唤醒时代、唤醒社会、唤醒人心,从某种角度而言,年轻人在以牺牲自己幸福的方式,来引领时代的觉醒。

找出问题的深层根源,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并拥有幸福人生,使每个家庭都能美满自足,使所有的父母都能安详平静,尽可能地减少悲剧的发生,哪怕只能帮助到一个鲜活的生命,作为写作者,我都感到责无旁贷,哪怕被人严重地误解,那又如何呢?

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我本人由于太过深入这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领域,几乎处于与正常社会隔离的状态,人们看待我的目光越来越充满疑惑与嘲讽,还有人专门写文章挖苦我,贴到我身上的标签多到不胜枚举,我不想做任何解释,因为我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我把自己花费多年心血提炼出来的文字打印出来,自己拿在手上一读再读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把它公开呈现出来,尽可能地让需要的人看到,从而帮到他们,哪怕被严重误读,我也在所不惜。如果我说这无关名利,有人一定会认为我矫情,然而,如果有谁跟我一样,去精神病院里,看到那一个个崩溃的孩子和迷失心智的年轻人时,就会理解我忧心如焚的紧迫感了。我发现,太多的家长由于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当孩子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状况时,自己还蒙在鼓里,认为孩子一切正常,直到孩子从楼上跳下来,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他们还在疑惑:自己的孩子好端端的,丝毫异常的迹象都没有,为什么会突然轻生呢?实际上,在悲剧发生以前,孩子可能无数次地绝望过,也发出过无数次的预警信号,然而家长们埋头在自己冠冕堂皇的所谓事业中,或者全身心地博弈在名利场上,对孩子的绝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像瞎子和聋子一样。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不只是住在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在所谓的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出现焦虑、抑郁、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等情状,虽然,这些正常人没有被贴上“焦虑症”或“恐惧症”等标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享受安详自在以及喜悦满足的时刻却是少之又少。试问,在当下,谁的内心不是鸡飞狗跳?谁的日子不是一地鸡毛?为什么有的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距离幸福却越遥远?为什么科学技术越是大跨度发展,人类会越不满足呢?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人的烦恼只有一个,就是饿肚子;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烦恼反倒增加了若干倍,甚至活得顺风顺水的人,在望向生命的终端时也会痛苦不堪、无以解忧,因为生老病死的困局对每个人而言都在劫难逃。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封闭病房的灵魂侦探

第2章 报复被抛弃命运的总统夫人

第3章 害羞症女孩的致命面纱

第4章 患上偷窃癖的贵妇人

第5章 女护士和电影明星

第6章 飞越疯人院

第7章 精神病院里的一间魔屋

第8章 尼姑的反叛

第9章 牢房里的大师

第10章 埋在别墅后院的女孩

第11章 特殊人物的妄想症

第12章 挂在树上的家长

第13章 焚烧癖患者

第14章 第55张扑克

第15章 病人的飞扬时刻

第16章 食眼狼

第17章 私人上帝

第18章 我拍故我在

第19章 用一条腿奔向自由王国

第20章 当画家来到灵魂浴场

第21章 你不觉得整个世界是个残忍的笑话吗

第22章 棺材疗法

第23章 好好抚摸这个世界

第24章 遍地都是向日葵

后记

编后记  灰烬与火焰的辩证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