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衣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争相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够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许多人的梦想。
刚近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拥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子里,灯火辉煌,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使劲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衫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
……
杯中舞
肖婉兮在文化中心看了场舞剧,见时间尚早,决定去附近的歌舞团转转。
自从肖婉兮从歌舞团退休后,就再没有回来过,整整五年了。尽管团里的领导、同事时常邀请她回团里指导工作、提提意见,她都婉言谢绝了。她觉得既然退了,就不能明退暗不退,倚老卖老,她不愿给同事、后辈制造压力,年轻人们脑子灵活,有创新意识,应该让他们自由施展,发挥才干。
退休前,肖婉兮一直是团里的骨干,专攻舞蹈,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做了二十多年副团长,带了不少徒弟,现在歌舞团团长吴曼曼便是她的得意弟子。吴曼曼刚进团时,还是个不谙世事的愣头青,肖婉兮见吴曼曼形体条件好,舞蹈功底过硬,便有意栽培她,给她创造了许多机会和平台。短短三年时间,吴曼曼从群演跳到了首席。
……
响匠
老叶做响匠近60载。
“响匠”是当地土话,是由鼓、锣、唢呐、钹、土笛等民间乐器组成的器乐乐队。
老叶10岁时,拜村里最有名望的响匠陈师傅为师,学习吹唢呐,从小跟着师傅的响匠四处表演。台上,师傅和师伯师叔们挥洒自如。台下,他的心里满是羡慕和憧憬。他渴望有一天,也能像师傅一样,站在神圣的舞台上,接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陈师傅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老叶,老叶勤学苦练,从不倦怠。唢呐气息足则音满,为了练就充足的气息,老叶每天把管子插入水中用力吹。寒来暑往,老叶终于学成。
出师那日,陈师傅抓着老叶的手说:这门相传了几百年的手艺,今天就传到你手上了,你要接好!那一刻,老叶觉得既光荣又自豪。
……
俏花旦
戏校毕业后,小俏考入江洲市文化馆。
第一天上班,小俏到练功房练功。练功房里,一个老妇人正埋头打扫。小俏换上戏装,抖起了水袖。伴随着轻快的步子,水袖飞舞,行云流水。正练得起劲儿,一个低沉的女声从她身后飘来:动作小了点,实了点,不够灵活轻巧。她回头,一个寒战,水袖滑落在地。眼前的老妇人,一张脸丑陋无比,布满黑漆漆的疤痕,似无数条细毛虫在蠕动。小俏吓得直冒冷汗,慌张跑出练功房。
从那以后,小俏每次去练功房,总能看到老婆子,说小俏这动作不对,那唱得不好。小俏不搭理她,一个扫地婆子,不懂装懂,指手画脚,懒得跟她一般见识。小巧找馆长诉苦。馆长,把练功房的清洁工换了吧,她长得吓人,还成天对我的表演评头论足,严重影响我练功了。馆长一笑,小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演员,要听得进别人的批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