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凡老师
一
从营羊到坝头,从前走水路要走一个白天。可眼下走不了船了。走旱路有两条,一条公路,坐两个半钟头的车;一条是抄小路,步行走四个钟头。
坝头的小学,叫“坊造小学”。坝头是个僻远所在,与坝头邻近有三四个自然村,拢共三百人口,所以坊造小学的学生总在四十上下。坊造小学有两个老师,一个公办的白凡老师,一个民办转正的菊秀老师。白凡老师把坊造小学当成自己的家来热爱,二十年来都没有挪过窝。菊秀家在坝头,她也很爱坊造小学,因为学校和家庭两边她都顾得着。作为一个平凡女人,她很知足。
白凡老师结婚二十多年了,但老婆和女儿离开他也快二十年了。快二十年时间,白凡老师既不着急出去寻找,也不办离婚手续。坝头的民众认为白凡老师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恬淡生活的人。但白凡老师在前天接了一个电话,苏云和白柳母女俩明天就要回来了。
坊造小学的校址选得巧妙。坝头不过是沿江建造的一条小街。过去热闹过,眼下却没人赶圩,小街也就成了摆设,没落了。坊造小学就建在逆流往北的江边上,地势要比小街低一点,距离江面更近一点。各三十平方米的两间教室和教研、校务、宿舍、厨房混用的另一间均面江而建,前方展开一幅百平方米左右的场地。白凡老师觉得在这个地方上课,师生的心思随着江水的脉动悠着,可以神游到很远的地方去。所以白凡老师带领学生朗诵课文时总觉得有一种诗意,荡在江面上的读书声透着清亮。这种感觉似乎也传给了坝头的民众,觉得白凡老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老师。
下午五点钟,学生便开始陆续离校走了。菊秀把一摞学生的作业本抱到白凡老师的宿舍。在白凡老师的宿舍里,靠门的地方放着菊秀的一张办公桌。菊秀放下学生的作业本,便到廊台上把煤灶的气门打开,转过身来对白凡老师说:
“这么多年说走就走了,说回来就回来了。”
见白凡没有吭声,菊秀接着说:
“我说你准备好接纳她了吗?”
白凡老师说:“菊秀,你该回家做晚饭了。”
菊秀说:“当然白柳毕竟是你的女儿,时间过了快二十年,是个大姑娘了,你不接纳母女俩说不过去的。可你到底开个口,我也好替你把房间整理一下。”
白凡老师说:“谈不上要整理。你回家做晚饭去吧。”
菊秀说:“还有,白柳大姑娘了,母女俩回来,你难道要三个大人睡一张床不成?”
二
白凡老师照例起得很早。
这一天菊秀比平时早些到校。她把白凡老师的脏衣服拿到江边洗了,回过头来又打扫了白凡老师的宿舍。菊秀说:“我这张办公桌要不要搬到教室去?”白凡老师说:“有这个必要吗?”菊秀说:“今天我并班上大课,你自个好好准备一下。”白凡老师说:“不要随便打乱学校的秩序。”菊秀说:“你这个人,难怪人家要离开你!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这么不开窍!知道吗,女人天生就是喜欢一些表面的东西!”白凡老师说:“学生到齐了,上课去吧。”菊秀说:“算了,由你好了。你这个人,真是的,一条筋!”
上午十点半钟,苏云和白柳就到坊造小学了。她从厦门直接打的回来,这得花一大笔钱,但能快好几个钟头。菊秀眼尖,跑到另一间教室对白凡说:“你去吧,母女俩到了。我把学生凑在一起上音乐课。”白凡老师去后,菊秀便让学生往另一间教室扛凳子。突然要上大课,学生显得有点兴奋,有点乱。不少学生开始打听:“菊秀老师要上什么课?”“这是你问的吗,上音乐课!”有的学生在底下猜测:“你知道为什么要改上音乐课吗,白老师来客人了!”菊秀赶快让学生唱一遍《国歌》《江湖水浪打浪》《常回家看看》,接着又让学生唱了一遍这三支歌,要让学生唱第三遍的时候,白凡老师便大跨步向教室走了过来,冲着菊秀说:“你这样上课怎么回事?”然后他朝学生打开嗓门:“三年级的同学回原教室!”菊秀不满地嘟囔道:“天底下有你这样当丈夫的吗,人家可是二十年才来一次!”白凡老师瞪着眼对菊秀说:“中午请你一起吃顿饭,刚好也是二十年才请你一次!”
白凡老师把三年级的学生带回原教室,接着上了十几分钟的课,上午放学时间就到了。
P1-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