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环境美学连续性思想研究/中外哲学研究书系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098847
  • 作      者:
    作者:冯佳音|责编:罗慧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西方环境美学中的“连续性”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追溯“连续性”思想的古希腊发源及其发展演进中的两重典型形态的基础上,以西方环境美学“双峰”艾伦·卡尔松与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理论为研究重点,考察“连续性”思想在西方环境美学致思方式、理论形态、理论面向中的展开方式与表现形态,进而以“连续性”思想为基点,探究中西方生态(环境)美学的互释与会通。一方面,本书旨在以“连续性”思想为线索系统阐释西方环境美学的逻辑结构与核心问题,力求以新的视角和维度重新审视西方环境美学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本书期望充分挖掘西方环境美学中的“连续性”思想资源,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环境美学中的“连续性”问题研究综述
二、“连续性”思想之于环境美学的意义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连续性”问题探源
第一节 “连续性”的语义学溯源
第二节 原初的人与自然之“连续性”
第三节 “分割”问题: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实体连续性”思想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三种实体连续论
一、运动的“连续性”与“无限”可分
二、“连续性”与空间整体性
三、数量的“连续性”与边界“区分”
第二章 “连续性”思想发展的两重典型形态及其转向
第一节 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的“连续性”思想
第二节 杜威经验本体论中的“连续性”思想
一、人与环境的“连续性”
二、经验的“连续性”
三、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
第三章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致思方式
第一节 “连续性”与形而上学问题———“关系性”思维方式
一、“连续性”形而上学思想
二、环境美学中形而上学向度的理论缺位
三、“可能性”与关系思维范式
第二节 “连续性”与环境审美模式———“过程性”思维方式
一、环境的动态性与无框性
二、环境审美模式与环境审美的过程性
第四章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形态
第一节 非认知主义的“连续性”思想———以阿诺德·伯林特为例
一、“连续性”理论的发端———“审美场”
二、“连续性”与“环境”的生成
第二节 认知主义的“连续性”思想———以艾伦·卡尔松为例
一、“连续性”与自然环境审美
二、“适应”之美———“连续性”与人类环境审美
第三节 “连续性”思想差异之源:一元与二元
第五章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面向
第一节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身体面向
第二节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时空面向
一、连续的过程性与环境审美的时间性
二、连续的整体性与环境审美的空间性
第三节 “连续性”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的“过程”面向
第四节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互补
第六章 “连续性”思想与中西生态(环境)美学的会通
第一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的“融贯性”思想
一、“融贯性”思想的原初意涵与理论阐扬
二、“融贯性”思想的哲学根基:生命一元论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之“连续性”与“融贯性”的多元形式
一、“连续性”的两种形式
二、“融贯性”的两种形式
第三节 “连续性”思维方式与当代生态美学的建构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