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桃金娘的植物学特征
1.1 桃金娘的形态特征
1.2 桃金娘的分类系统
1.3 桃金娘的组织结构
1.3.1 桃金娘的根
1.3.2 桃金娘的叶
1.3.3 桃金娘的花
1.3.4 桃金娘的果
第2章 桃金娘的人工栽培
2.1 桃金娘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
2.2 桃金娘的繁殖和栽培
2.3 桃金娘的生长习性与移栽条件
2.4 桃金娘的种植管理
2.4.1 病虫害防治
2.4.2 培植要点
2.4.3 栽培管理技术
第3章 桃金娘DFR与PAL基因的表达与花色素苷积累的相关性
3.1 植物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研究概况
3.1.1 花色素苷的结构及功能
3.1.2 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3.2 植物管家基因研究概况
3.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1 材料
3.3.2 方法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总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分析
3.4.2 桃金娘总RNA质量验证
3.4.3 桃金娘18S rRNA、Actin、GAPDH及PAL基因片段的克隆
3.4.4 桃金娘DFR基因片段的克隆
3.4.5 桃金娘DFR基因的UTR克隆
3.4.6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7 桃金娘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筛选
3.4.8 桃金娘DFR基因及PAL基因的表达检测
3.5 讨论
3.5.1 桃金娘内参基因稳定性筛选及分析
3.5.2 桃金娘DFR及PAL基因特异性表达及其与花色素苷积累的相关性
第4章 桃金娘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
4.1 山稔子色素的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4.1.1 食用色素概述
4.1.2 山稔子色素试验材料和方法
4.1.3 结果与讨论
4.1.4 结论
4.2 山稔子黄酮的研究
4.2.1 山稔子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种类的鉴别
4.2.2 响应面法优化山稔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4.2.3 桃金娘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4.2.4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山稔子总黄酮
4.2.5 聚酰胺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山稔子黄酮
4.2.6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山稔子黄酮类化合物
4.3 山稔子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的探究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桃金娘多糖的研究
4.4.1 关于多糖的概述
4.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4.3 实验方法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讨论
4.5 山稔子多糖P1~P4的提取
4.5.1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4.5.2 山稔子多糖P1~P4的分离纯化
4.5.3 山稔子多糖P1~P4的纯化结果
4.5.4 山稔子多糖P1~P4纯化组分的分析结果
4.6 山稔子皂苷的提取
4.6.1 材料与仪器
4.6.2 实验方法
4.6.3 山稔子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4.6.4 结果与分析
4.6.5 讨论
4.7 不同方法提取山稔子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4.7.1 概述
4.7.2 材料与设备
4.7.3 研究方法
4.7.4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桃金娘的生物活性
5.1 抗氧化剂的相关研究
5.1.1 山稔子中抗氧化物质的研究
5.1.2 山稔子黄酮类提取物抗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5.1.3 山稔子皂苷的抗氧化性研究
5.1.4 桃金娘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5.2 山稔子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5.2.1 概述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方法
5.2.4 结果与分析
5.3 桃金娘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研究
5.3.1 摘要
5.3.2 桃金娘对炎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初探
5.3.3 材料与试剂
5.3.4 实验方法
5.3.5 结果与分析
5.4 桃金娘提取物对H22肿瘤小鼠作用探究
5.4.1 概述
5.4.2 实验材料
5.4.3 研究方法
5.4.4 结果与分析
5.5 桃金娘生物保鲜剂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5.5.1 材料与仪器
5.5.2 研究方法
5.5.3 结果与分析
5.6 山稔子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
5.6.1 材料与仪器
5.6.2 研究方法
5.6.3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桃金娘产品开发
6.1 富钾山稔子饮料
6.2 喷雾干燥法制备山稔子提取物微胶囊的研究
6.2.1 概述
6.2.2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6.2.3 研究方法
6.2.4 结果与分析
6.3 山稔子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6.3.1 材料、仪器与设备
6.3.2 研究方法
6.3.3 结果与讨论
6.3.4 山稔子原酒质量指标
6.4 山稔子黄酮口含片的研制
6.4.1 材料与仪器
6.4.2 工艺流程
6.4.3 实验方法
6.4.4 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