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解的追寻(从实践理解论到社会理解论)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69818
  • 作      者:
    作者:刘少杰|责编:郭彦辰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实践理解论引论”源自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是其学术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该部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立场,深入探讨科学认识论(即科学理解论)与人文理解论的辩证关系。通过剖析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揭示两种理解论在认知活动中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突破科学认识论与人文理解论的二元对立局限,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对日常理解、文化理解和哲学理解等认知形态进行新的阐释与理论重构,为理解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下篇“社会理解论”将上篇的研究作为哲学方法论,进行社会学领域的延伸与拓展,集中收录了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该部分聚焦于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深入探讨感性论研究转向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同时,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核心议题,系统分析其基本问题与理论架构。此外,还将空间维度纳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范畴,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学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为理解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
目录
立足实践的崇高追求——纪念恩师高清海先生逝世20周年(代序)
上篇 实践理解论引论

导言
第一章 科学理解论的源流、框架与导向
一、科学理解论的理论源流
二、科学理解论的理论框架
三、科学理解论的理论导向
第二章 人文理解论的理论准备
一、审美意识论的抗争
二、历史理解论的求索
三、人文理解论的前奏
第三章 人文理解论的建立与扩展
一、人文理解论的基本建立
二、人文理解论的综合发展
三、人文理解论的理论扩展
第四章 两种理解论的对立、偏失与困境
一、两种理解论的两极对立
二、两种理解论的理论偏失
三、两种理解论的理论困境
第五章 实践理解论的基础、框架与追求
一、实践理解论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理解论的理论框架
三、实践理解论的理论追求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理解
一、日常理解的基础地位
二、日常理解的运作结构
三、日常理解的文化功能
第七章 文化形式中的理解
一、日常理解的主题化
二、文化理解的显隐结构
三、文化理解的功能冲突
第八章 知识的意义与真伪
一、知识的本质与存在
二、知识意义的理解
三、知识意义的真伪
第九章 哲学对人类理解的教化
一、哲学教化的使命与迷失
二、哲学对日常理解的教化
三、哲学对文化理解的教化
四、哲学教化的历史命运
结语
下篇 社会理解论
导言 面对新社会形态的当代社会学
第十章 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
一、理性期待中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理性化的形式与根据
三、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化前提
第十一章 当代社会学的理性化反省与感性论转向
一、社会理性化追求的深化
二、立足实践的理性化批判
三、当代社会学的感性论转向
四、感性论转向的现实基础
第十二章 实践原则在当代社会理论中的复兴与创新
一、实践原则在经典社会理论中的地位
二、实证社会理论对实践原则的排斥
三、实践原则在当代社会理论中的复兴
四、当代社会理论以实践原则展开的新视野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与机遇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薄弱的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机遇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与学科建设
一、在对立中生成的两种学术传统
二、未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科建设
三、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概念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经验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特点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广泛影响
第十六章 从物理学到现象学:空间社会学的知识基础转移
一、传统空间社会学的物理学基础
二、现象学对物理学主义的空间论批判
三、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
四、新形势下空间社会学研究的选择
第十七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
一、马克思的感性实践观点
二、空间生产中的权利与矛盾
三、空间治理中的权力与身体
四、立足实践的空间社会学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