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主要鉴赏以讲述故事、描绘人物为核心的诗歌。这类诗歌起源可追溯至《诗经》中的《氓》《硕人》等史诗片段,至汉乐府《陌上桑》《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趋于成熟,唐代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长恨歌》将其推向高峰。
这类诗歌以完整的叙事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为特征,兼具史传文学的纪实性与诗歌的抒情性。如《焦仲卿妻》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展现封建礼教压迫;《长恨歌》以唐玄宗杨贵妃故事为蓝本,将历史事件艺术化为永恒的爱情传奇。
宋代以降,叙事诗逐渐与说唱艺术结合,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后世戏曲小说提供养分。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与伦理观念,更以“诗史”传统体现了文人“以诗存史”的使命感,成为中华文明独特的记忆载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