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后霍布斯社会”特征
第二节 理解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学意涵
第三节 全书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学逻辑
第一节 经济学维度下的公共产品概念
第二节 政治学维度下的公共产品概念
第三节 国际公共产品的霸权供给模式
第四节 超越“金德尔伯格陷阱”之叙事
第五节 新兴大国的供给能动性与优势
结语
第三章 公共产品供给与领导力的合法化
第一节 权力与领导力概念异同分析
第二节 政治领导力构建及其合法性
第三节 领导力的关系主义路径分析
第四节 全球治理变革的领导力合法化
第五节 新兴大国的“差序性权威”构建
结语
第四章 美国霸权“领导力”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第一节 国际秩序变迁的大国领导力兴衰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自由主义秩序
第三节 新型国际制度平台与美国“领导力”
第四节 美国的霸权“领导力”及其历史演进
第五节 全球关系网络中的美国“领导力”
结语
第五章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大国担当
第一节 东亚领导力的区域合法性构建
第二节 东亚一体化与中国大国担当
第三节 日常情境下中国睦邻援助承诺
第四节 大湄公河治理下的中国领导力
第五节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领导力认知
结语
第六章 中国大国担当与新型公共产品供给
第一节 新兴大国的道义优势与公共产品供给
第二节 中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策略选择
第三节 “亚投行”制度创新及其公共产品供给
第四节 全球治理格局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方案
结语
第七章 金砖国家全球角色与新兴领导力构建
第一节 金砖国家集体及其全球领导力
第二节 巴西的区域与全球领导力建设
第三节 印度的南亚区域与全球领导力
第四节 南非的区域领导力与国际形象
第五节 俄罗斯区域与全球领导力建设
结语
结论
第一节 本书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二节 中国领导力建设的前景与规划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