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历史哲学散论(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内在张力)/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0.00     定价 ¥ 12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43269
  • 作      者:
    作者:刘敬东|责编:汪逸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考察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尝试从“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这一透视视角和解释框架出发,尝试对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进行初步考察; 以理性、自由、普遍法治、理性国家与世界历史为核心概念,以“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作为特定的透视视角和解释框架,解读世界历史理念; 探索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阐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有机贯通的内在逻辑,通过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民族观点与阶级观点等一系列的内在张力,揭示和阐发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生机和魅力;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总体图景和哲学范式,从传统与近代的内在张力这一解释框架出发,揭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近代哲学的重大变革之间的逻联系,阐释在世界历史潮流与东方秩序危机的双重背景中,中国近代哲人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奋力开拓世界之路的过程。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从柏拉图到马克思
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以柏拉图、黑格尔与孔子为例
第二部分 理性、自由与世界历史
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康德历史理念的基本精神和最高目标
理性、自由与世界历史——黑格尔历史哲学: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理性—非理性的动力结构
用理念建筑现实:现代原则的自觉与历史哲学的使命——黑格尔
历史哲学命运的一个再考察
第三部分 资本、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
唤醒与革命: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后果——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印度个案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现代性、对话与超越:保持批判与重建的张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国道路的一个解释框架
个人与社会: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问题的反思
第四部分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现代哲学的变革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哲学应答——变革与重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传统与现代:农民革命中的现代理念及其悖论——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洪仁玕现代观念论析
挑战与回应:东方秩序的危机与观念世界的重建——世界化的哲学选择:康有为的思想转换及其悲剧
批判与超越:以“仁—通”开启现代——走向世界历史:谭嗣同哲学思想片论
启蒙与救亡:在自由与富强之间——通往世界之路:严复思想的意义与悲剧
革命与重建:顺应世界潮流的革命变革——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变革:孙中山哲学的理念及其意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