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唐五代佛寺教育的历史基础与背景
第一节 唐五代全国佛寺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与背景
一 佛寺教育的萌芽——汉魏两晋
二 佛寺教育的发展——十六国时期
三 佛寺教育的持续发展——南北朝及隋朝
第二节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历史基础与背景
一 敦煌佛寺教育的初现——汉晋、十六国及北朝
二 敦煌佛寺教育的长足发展——隋及唐前期
第二章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概况及教材
第一节 唐五代佛寺教育概况
一 唐代佛寺教育体系的形成
二 佛典的系统化及佛寺教育
三 唐初兴盛的佛教义学
四 唐代中后期净土宗、禅宗的流播和众生修行
第二节 唐五代佛寺教育的教材
一 佛典的译著及疏释
二 僧传的撰写与佛典目录的整理
三 疑伪经的流行
第三节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佛寺教育的教材
一 吐蕃统治时期佛寺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 吐蕃统治时期的佛寺教育内容及教材
第四节 归义军政权时期的佛寺教育内容及教材
一 归义军时期敦煌佛寺教育发展概况
二 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寺院的内容及教材
第三章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教学主客体——教师、学生
一 佛寺的教师
二 佛寺的学生
第二节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 始自译经,译讲结合
二 单独授徒与聚众讲经结合
三 诵经
四 讲经仪式化
第四章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种类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敦煌佛寺教育中的儒学教育功能
一 唐五代敦煌佛寺儒学教育的条件
二 敦煌佛寺儒学教育的内容
三 敦煌佛寺儒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敦煌佛寺教育中的蒙学教育
一 敦煌佛寺教育中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二 敦煌佛寺教育中蒙学教育的概况
三 敦煌佛寺教育中蒙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敦煌佛寺教育中的医学教育功能
一 唐代的医学教育
二 敦煌佛寺医学教育
三 敦煌僧医
四 敦煌佛寺医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敦煌佛寺经律论教学的世俗化
一 从吐蕃统治时期到归义军时期敦煌的佛寺内典教学
二 敦煌佛寺教育的世俗化倾向
三 敦煌佛寺教育世俗化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唐五代佛寺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一 翻译、整理、保存经藏
二 传播佛教义理,促进佛寺教育学术化
三 佛寺教育促进佛教史籍的逐步完善以及史学、目录学等的发展
四 佛儒兼修的佛寺教育,促进了儒学的传播
第二节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一 佛教文化传播的桥梁
二 儒学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 丝绸路上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融汇的典型
结语
一 唐五代佛寺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背景
二 唐五代敦煌佛寺教育内容及教材的多样化
三 唐五代佛寺教育基本教育要素齐备且富有特色
四 佛寺教育种类多,且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五 唐五代佛寺教育及敦煌的佛寺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