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随波逐流(日本企业与失去的三十年)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76277
  • 作      者:
    作者:(日)伊丹敬之|责编:顾煦//戴樟奇|译者:韩涛//曾睿然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部基于统计数据,从经营角度分析的日本企业史。 “企业不增长,经济增长便无从谈起。” 经济政策并不能带来产出,实际的GDP要靠企业来实现。 比起宏观经济通缩与漫长的衰退,更可怕的是企业开始不思进取。 在失去的三十年中,很多日本企业开始随波逐流地投向美式经营策略,注重股东权益分红,而不再关注企业的长期增长与人才培养。 最终,这种态度让很多日本企业成了“忘记如何歌唱的金丝雀”。 但是即便是在失去的三十年,日本企业中也不乏坚持创新精神与人本主义的另类,比如基恩士。 这些企业的厚积薄发,为日本未来走出失去的三十年带来了希望。
展开
目录
序言日本企业经营中的种种弊端
第1章 随波逐流的示意图
通常情况下日本企业即使不景气也不轻易裁员
劳动生产率微增,但设备投资增长停滞
四个时期中投资与生产率的联动关系
利润率却有所提升
越积越多的自有资本与手头流动性
泡沫破裂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泡沫破裂留下的心理创伤与日本企业的随波逐流
泡沫经济后的金融危机与银行系统的大重组
次贷危机带来的二次冲击
大企业仍在不断增加分红
第2章 重大战略失误——过度限制投资
对三类投资的过度限制
过度限制设备投资,武好备交训娜现
现金流未被充分利用,设备投资遭到限制
银行系统功能失调?
过度限制海外投资的我升未列不和罗木
日本企业全球化的滞后
被汇率牵着鼻子走的30年
海外派遣人才的匮乏
对人才投资的过度限制
数字人才投资显著落后
第3章 资金流向了股票分红
限制投资省下来的钱去了哪里
现金流流向了何方
分析附加值分配的意义
日本企业的附加值分配模式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附加值分配上的显著差异
银行作为资金提供者的存在感极低
为何大企业对股东的分红变得如此之多
政府主导的公司治理改革与激进投资者的动向
股市作为融资平台并未充分发挥作用
被空气支配的行为?
第4章 限制投资和重视分红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限制设备投资带来的直接冲击:资本逻辑
即便限制设备投资,利润率也能提高?
限制海外投资和人才投资带来的直接冲击
重视分红所引发的恶性循环
人才逻辑下限制投资的负面影响
限制投资的受害者——日本半导体产业
次贷危机后,日本企业开始陷入恶性循环
日本是最大的受害者,次贷危机让日本坠入地狱
缺乏自信的企业经营者只好向员工“撒娇”
第5章 放弃员工主权开始随波逐流的日本企业
何谓放弃员工主权开始随波逐流
隐藏在股份制公司中的根本矛盾
股东主权是二层,而员工主权是一层和二层之间的夹层?
员工参与治理的正当性
徳德国与日本:两种不同的“员工主权夹层”
员工主权的经济合理性:公平性
员工主权的经济合理性:组织效率
“员工主权夹层”的陷阱
第6章 基恩士凭借员工主权的经营模式取得长足发展
尚未跨过卢比孔河的日本企业
基恩士一惊人的成长势头与卓越的经营效率
基恩士的员工主权经营
公司治理改革的差等生?
公司内部的管理原则
基恩士的人本主义经营:分散分配
基恩士的人本主义经营:共同体式的市场交易
双重结构并行的困难
第7章 停止原则的随波逐流,开始大规模投资
坚持原则的基恩士——“野生的梭子鱼”
为什么会发生原则的随波逐流
造成原则随波逐流的土壤和压力
将限制投资扭转为优势
通过扩大投资激活人才逻辑
数字投资的目标是与传统相结合
终章 忘了歌唱的金丝雀
日本企业遗忘的乐章
建立对员工主权的保障机制
日本的巨大潜力:高质量的社会
日本的巨大潜力:高质量的微观经济
对经营者的期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