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油检验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685745
  • 作      者:
    编者:管嵩|责编:潘海源//马云飞
  • 出 版 社 :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石油及其炼化、调和得到的各种产品;第二章介绍了在船舱、油罐、管线等场所液态、半固态、固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取样以及实验过程的安全防护;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液态石化产品的性质和检验、原油评价、半固态及固态石油产品的性质和检验,其中对原油评价进行了详细分析,鉴于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还单独将废油作为一节介绍,除了介绍常用检测技术外,还在章节后面列出了其他一些检测标准供读者参考;第四章亦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实验过程的统计判断和质量控制,列举了大量例子以便于读者理解统计技术;第五章是能力验证技术,作为实验室的外部质量控制措施,单独作为一章予以简要介绍;第六章介绍了油品检验不确定度评定,既是提高检测质量的手段,也是改进检测程序的手段。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介绍
第一节 石油的基本情况
一、石油的定义
二、原油的产生
三、原油的元素组成
四、原油的馏分组成
五、原油的分类
六、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
一、燃料
二、溶剂和化工原料
三、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四、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焦
第三节 石油产品的主要生产方法
一、常减压蒸馏
二、催化裂化
三、加氢裂化
四、延迟焦化
五、催化重整
六、烷基化
七、调和
第二章 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取样与计重
第一节 油罐取样
一、固定油罐
二、槽/罐车取样
三、油罐残渣或沉淀物取样
第二节 船舱取样
一、取样原则和取样标准
二、取样设备和样品容器
三、取样的注意事项
四、取样操作
第三节 管线取样
一、取样设备要求
二、取样原则
三、取样方法
第四节 其他取样
一、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的取样
二、石油沥青的取样
三、气体石油产品的取样
第五节 中毒、救护与取样安全
一、毒物的分类
二、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三、毒物对人体的作用
四、实验室中毒的基本预防措施
五、取样安全
第六节 计重
一、容器
二、液体计重的基础知识
三、容器计重的工具
四、岸罐计重测量
五、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计算
第三章 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性质及检验
第一节 基本理化性质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二、黏度
三、闪点、燃点与自燃点
四、苯胺点
五、残炭
第二节 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
一、馏程
二、饱和蒸气压
第三节 石油产品的燃烧性能
一、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
二、汽油的抗爆性
三、柴油的抗爆性
第四节 石油产品的安定性
一、喷气燃料的安定性
二、汽油的安定性
三、柴油的安定性
四、润滑油的安定性
第五节 石油产品的腐蚀性能
一、石油产品的金属腐蚀试验
二、硫及硫化物
三、石油产品的有机酸含量
四、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及碱
第六节 石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能
一、浊点、结晶点和冰点
二、冷滤点
三、倾点和凝点
第七节 石油产品的杂质
一、机械杂质
二、水分
三、灰分
四、颜色
第八节 原油评价
一、概述
二、原油的综合评价
三、原油综合评价的科研进展
四、原油综合评价的标准方法
第九节 润滑脂
一、润滑脂的基本组成
二、润滑脂的性能
第十节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二、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评价指标
第十一节 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要求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
三、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
四、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特性及其对安全的要求
第十二节 石油焦
一、石油焦的分类
二、石油焦的质量指标及要求
第十三节 石蜡
一、石蜡概述
二、石蜡的测定方法
第十四节 石油产品添加剂
第十五节 废油
一、概述
二、检测分析技术
三、鉴别特征
四、鉴别案例
第四章 统计判断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 统计量
一、特性
二、测量
三、计量
四、测试测量条件
五、检出限和定量限
六、灵敏度
七、干扰
八、结果的误差
九、均值
十、偏差
十一、最大值、最小值、极差
十二、自由度
十三、方差
十四、标准偏差
十五、均值的标准偏差
十六、两个结果差值的标准偏差
十七、重复性限与再现性限
十八、以标准检测方法计算标准偏差
十九、以实验数据确定标准偏差
第二节 统计判断
一、检测精密度评价
二、两组测量的精密度对照
三、核查样结果的验收
四、重复性结果的接受
五、再现性结果的接受
六、t检验
七、U检验
八、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评价
九、一批货物的验收
第三节 质量控制
一、管理体系建设
二、人员培训
三、质量控制措施及评价
四、结果报告精度及合格评定
第五章 能力验证计划
第一节 能力验证计划用样品
一、样品选择、制备和包装
二、样品均匀性、稳定性
第二节 统计及能力评价
一、确定指定值及不确定度的方法
二、贝塞尔法计算指定值、能力评定标准差及不确定度
三、稳健统计方法
四、能力评价
五、测量审核/“一对一”能力验证评定
第三节 能力验证结果的利用
一、结果合格
二、结果有问题、不满意
三、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
第六章 测量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