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茹退集(精)/中西哲学比较与文明史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39790
  • 作      者:
    作者:夏金华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佛教研究为主,系作者从百余篇论文中选出十九篇汇集而成。所选篇目,以别具一格、鲜有关注、自出机杼和有争议者为采择标准。全书涉及古代纸钱、葬仪、礼乐、释迦眷属、吃茶、高僧、纸衣、逃禅、地理、史迹之类的考据,又讨论佛性、译经、念佛、注疏、宗教本土化诸理论学说,兼及陀罗尼、地方神祇等民俗信仰,且多贯摄儒、释、道三家之学,或与已消亡之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相关。作者意在呈现宗教的多样性,以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之深远影响。
展开
目录
总序:呼唤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方松华
自序
纸钱源流考
李通玄考
论《修禅要诀》是一部伪作
佛门丧仪的等级差异与本土化之争论
沪上曹王禅寺之“曹王”究竟是谁?
观音类经典与昙无竭《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释迦牟尼之子善星比丘事迹考
唐代佛陀波利之译经与陀罗尼信仰
吃茶与禅机——古代高僧勘验悟道与否的方式
古代纸质衣物与僧伽生活考释
中古时期三夷教之消亡与外来宗教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
论“礼崩乐坏”是儒学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兼以佛教礼乐的发展进程为例
圆瑛《首楞严经讲义》料简
论“念佛往生”与“信愿往生”——以民国时期守培与印光等人的争论为例
关于“一性皆成”的真义之探讨
佛教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优势与实行之难度
印度佛教心性学说的形成过程——兼及本净“心性”与大乘“真心”之异
佛学理论中有“本体论”学说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