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查设计
1.1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简介
1.2 抽样设计
1.2.1 第一、二阶段抽样
1.2.2 实地绘图和末端抽样
1.2.3 加权汇总
1.3 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
1.3.1 访员培训
1.3.2 社区协助
1.3.3 样本替换
1.3.4 访问过程质量控制
1.3.5 其他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
1.3.6 数据清理
1.4 调查拒访率
1.5 数据代表性
1.5.1 样本量说明
1.5.2 代表性说明
2 家庭人口与就业特征
2.1 家庭人口统计学特征
2.1.1 家庭规模及结构
2.1.2 性别分布
2.1.3 年龄结构
2.1.4 学历水平
2.1.5 婚姻状况
2.1.6 生育情况
2.2 户籍与人口流动
2.2.1 户籍状态
2.2.2 城镇落户意愿
2.2.3 人口流动情况
2.3 工作及收入状况
2.3.1 工作概况
2.3.2 受雇人口特征
2.3.3 工资收入概况
2.3.4 工资收入影响因素
3 家庭资产结构
3.1 家庭总资产分布
3.2 家庭净财富分布
3.3 家庭总资产结构
4 家庭生产经营项目
4.1 农业生产经营项目
4.1.1 参与情况
4.1.2 家庭特征
4.1.3 经营类型
4.1.4 生产经营投入
4.1.5 农业土地使用
4.1.6 农业生产经营毛收入
4.2 工商业生产经营项目
4.2.1 参与情况
4.2.2 家庭特征
4.2.3 经营特征
4.2.4 劳动力投入
4.2.5 经营规模
4.2.6 经营效益
4.2.7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5 家庭房产
5.1 家庭房产拥有情况
5.1.1 房产基本拥有情况
5.1.2 多套房拥有率
5.2 家庭基本居住情况
5.2.1 住房自有率
5.2.2 居住面积
5.2.3 居住房屋成套情况
5.2.4 居住房屋装修情况
5.3 家庭房产消费特征
5.3.1 购房动机
5.3.2 城镇地区的房屋获取方式
5.4 小产权房
5.4.1 小产权房的基本拥有情况
5.4.2 小产权房的区域分布情况
5.5 家庭财富配置中的房产
5.5.1 住房资产占比情况
5.5.2 户主特征差异
5.5.3 其他投资差异
6 其他非金融资产
6.1 汽车
6.1.1 汽车消费
6.1.2 汽车保险
6.2 耐用品和其他非金融资产
6.2.1 耐用品
6.2.2 其他非金融资产
6.2.3 耐用品和其他非金融资产的市值
7 家庭金融资产
7.1 银行存款
7.1.1 活期存款
7.1.2 定期存款
7.2 理财产品
7.2.1 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持有情况
7.2.2 传统理财产品持有状况
7.3 股票
7.3.1 账户拥有比例
7.3.2 股票持有状况
7.4 基金
7.4.1 账户拥有比例
7.4.2 基金持有状况
7.5 债券
7.5.1 账户拥有比例
7.5.2 债券持有状况
7.6 其他金融资产
7.6.1 其他风险资产
7.6.2 现金
7.6.3 借出款
7.7 金融市场参与比例及金融资产配置
7.7.1 金融市场参与比例
7.7.2 金融资产规模及结构
8 家庭负债
8.1 家庭负债概况
8.1.1 家庭负债的区域差异
8.1.2 家庭负债的用途差异
8.1.3 家庭负债结构
8.2 家庭负债渠道
8.2.1 家庭的不同渠道负债
8.2.2 不同负债渠道的负债额度
8.3 家庭信贷获得和信贷需求
8.3.1 整体信贷获得和需求
8.3.2 农业信贷获得和需求
8.3.3 工商业信贷获得和需求
8.3.4 房产信贷获得和需求
8.3.5 其他信贷获得和需求
8.4 家庭债务风险
9 家庭收入与支出
9.1 家庭总收入
9.1.1 家庭总收入概况
9.1.2 工资性收入
9.1.3 农业收入
9.1.4 工商业收入
9.1.5 财产性收入
9.1.6 转移性收入
9.2 家庭总支出
9.2.1 家庭总支出概况
9.2.2 消费性支出
9.2.3 转移性支出
9.2.4 保险支出
10 保险与保障
10.1 社会保障
10.1.1 养老保险
10.1.2 医疗保险
10.1.3 失业保险
10.1.4 住房公积金
10.2 商业保险
10.2.1 商业保险投保情况
10.2.2 商业人寿保险
10.2.3 商业健康保险
10.2.4 其他商业保险
10.2.5 年金保险
10.2.6 商业保险购买方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