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后人类”语境与“后人文主义”之缘起
第一节 现代技术驱动:从“赛博格”到“后人类”的观念进阶
第二节 生活世界张力与科幻景观生产:后人类语境之扩展
第三节 后人文主义之缘起:在后人类语境中重审“人/物”关系
第二章 后人文主义的理论路径与话语定位
第一节 从人文主义到复数的“反-人文主义”
第二节 后人文主义的生成路径:“后人类/人之死”启示录论调的解构/重构
第三节 定位后人文主义:“四重式”人文坐标系中的讽喻话语
第三章 写作:“作者之死”之后的主体性诗学延异
第一节 反人文主义范式的主体性诗学:从“人之死”到“作者之死”
第二节 后人文主义的诗性“后-主体”重构
第三节 主体性延异与“写作”的系统动力学
第四章 以词为物:从文本、媒介到自创生诗学
第一节 从文本间性、媒介间性到媒介本体
第二节 “差异”即“媒介”:自创生与媒介系统论
第三节 “以词为物”与媒介/沟通:走向自创生诗学
第五章 物托邦:“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表征的悖论诗学
第一节 物质能动操演:突破语言论和文化主义之藩篱
第二节 幽暗生态表征:激进“去人化”与自然乌托邦
第三节 生活世界叙事:后人类“嵌在”的人性表征
第四节 异形科幻影像:“他者”在场的消费解构
第五节 动物/残障研究:主体视角与表征伦理
第六节 “物托邦”辩证:在物质性/乌托邦之间
第六章 走向“后人文学科”视野中的文学
第一节 后人文主义与“后人文学科”
第二节 文学是/非“人学”:以莎士比亚为症候
余论 事物间性、人文拓扑与感性返身的“建设性后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