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环境安全控制(精)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60660
  • 作      者:
    编者:刘征涛|责编:刘兴春//刘婧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从新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与生态环境安全性控制相关技术方法研究探索的角度,较系统地介绍一些新污染物在我国典型环境介质中的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估方法与相关环境安全阈值管控应用技术。全书共分11章,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新污染物风险控制概述、新污染物环境特性影响、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环境健康毒性及试验技术、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监管评审技术、新污染物水质基准技术、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技术、机动车污染物大气排放与风险控制、典型新污染物环境安全阈值推导应用及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对策探讨等。 本书具有生态环境毒理学风险评估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特点,可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从事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等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展开
目录
第1章 新化学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概述
1.1 环境新污染物毒性风险
1.1.1 污染物毒性特征
1.1.2 主要毒性作用类型
1.1.3 环境健康毒性症状
1.2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发展
1.2.1 环境污染与健康
1.2.2 污染风险管理发展
1.3 环境生态毒理学基础
1.3.1 环境与生态污染概念
1.3.2 环境生态毒理学基础
1.4 毒性动力学机制
1.4.1 污染物毒性作用过程
1.4.2 污染物与生物靶分子作用
1.4.3 毒性剂量-效应关系
1.4.4 受体-配体毒性作用
1.4.5 自由基毒性作用
1.5 生物标志物与联合毒性
1.5.1 生物标志物与毒性
1.5.2 污染物联合毒性作用
1.5.3 联合毒性作用评价
第2章 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2.1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2.1.1 国内外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2.1.2 污染物风险评估过程步骤
2.2 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指标
2.2.1 环境生态毒理学指标筛选原则
2.2.2 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指标框架
2.3 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过程方法
2.3.1 环境危害性识别
2.3.2 毒性剂量-效应分析
2.3.3 环境暴露评价
2.3.4 环境风险表征
2.4 污染物风险不确定性
2.4.1 生态风险不确定性分析
2.4.2 风险不确定性识别分类
2.4.3 不确定性评估
第3章 主要新污染物特性影响
3.1 新污染物特性
3.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2.1 主要污染物类型
3.2.2 环境行为特征
3.2.3 污染与健康影响
3.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3.3.1 基本作用机制
3.3.2 主要类型
3.3.3 风险毒性识别方法
3.4 微塑料、纳米聚合物类及其他污染物
3.4.1 微塑料污染物
3.4.2 纳米聚合物类污染物
3.4.3 重金属类污染物
3.4.4 消毒副产物类污染物
第4章 环境健康毒性及试验
4.1 环境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4.2 健康免疫毒性
4.2.1 健康免疫效应
4.2.2 免疫毒性试验
4.3 行为神经毒性
4.3.1 行为毒性效应
4.3.2 行为神经试验
4.4 环境遗传毒性
4.4.1 遗传毒性识别
4.4.2 化学诱变机制
4.4.3 遗传物质损伤修复
4.4.4 环境毒理学组学毒性
4.5 急性毒性试验
4.5.1 试验过程
4.5.2 毒性表述
4.6 亚急性毒性试验
4.7 慢性毒性试验
第5章 化学物质风险监管技术
5.1 化学物质风险监管
5.1.1 化学物质环境监管现状
5.1.2 化学物质生态安全阈值
5.1.3 化学监管环境安全基准
5.2 化学污染物优先控制筛选
5.2.1 筛选技术方法
5.2.2 筛选技术路线
5.2.3 筛选步骤及参数来源
5.2.4 污染物筛选关键技术
5.3 化学物质风险监管评审
5.3.1 资料申报评审
5.3.2 风险监管评审程序
5.3.3 风险监管评审规范
第6章 新污染物水质基准技术
6.1 水生生物安全基准技术
6.1.1 水生生物基准制定流程
6.1.2 化学物质基准制定数据要求
6.1.3 流域水生生物基准值推导技术
6.2 水生态学完整性基准方法
6.2.1 流域水生态学基准制定流程
6.2.2 基准制定关键技术
6.2.3 水生态营养物基准推导
6.3 底泥沉积物安全基准技术
6.3.1 基准制定流程
6.3.2 流域沉积物基准技术
6.4 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技术
6.4.1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技术流程
6.4.2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
6.4.3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阈值
6.5 水质基准与标准转化
6.5.1 水质基准向标准转化方法
6.5.2 经济技术评估
6.5.3 基准向标准转化应用
第7章 典型新污染物基准及风险评估应用
7.1 水生态环境中典型新污染物
7.2 新污染物风险特性
7.3 毒性效应风险评估方法
7.3.1 风险危害商值法
7.3.2 潜在影响比例法
7.3.3 联合概率曲线法
7.4 PPCPs类物质水质基准与风险评估
7.4.1 水生态物种毒性试验
7.4.2 佳乐麝香水质基准及风险评估
7.4.3 吐纳麝香水质基准及风险评估
7.4.4 三氯卡班水质基准及风险评估
7.5 有机磷酸酯类物质水质基准及风险评估
7.5.1 磷酸三苯酯基准及风险评估
7.5.2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基准及风险评估
7.5.3 有机磷酸酯TCIPP与TCEP健康水质基准及风险
第8章 污染物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技术
8.1 土壤生态风险安全阈值研究进展
8.2 土壤生态毒性风险诊断
8.3 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方法
8.3.1 生态安全阈值制定技术流程
8.3.2 生态安全阈值制定
8.4 典型重金属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推导
8.4.1 土壤污染物生态毒性识别
8.4.2 土壤生态安全阈值研发
8.4.3 污染物对植物生态毒理效应
8.4.4 污染物对动物生态毒理效应
8.4.5 园区土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