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问题与启示
第二节 本研究的本体意义及创新点
第三节 论述内容:目标·方法·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西文论对话机制的共同基础
第一节 哲思基础与构意经验
一、经验引导与先验主导
二、文艺本质与审美至境
三、异质同构与现代普适
第二节 思维模式与文化规则
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二、逻各斯与“道”
三、依史与依哲
第三节 主体精神与学术责任
一、诗与技艺:对立和统一
二、弥纶群言与文论概念:广义和狭义
三、诗学与文论:不可通约性
第三章 中华美学域外传播视域中的文化自觉性与理论自信力
第一节 中华美学西化史的接受和演变
一、实用主义的中国古代诗论样式
二、审美主义的中国古代诗论意蕴
三、语言转向的中国古代诗论经验
第二节 中华美学的当代海外发展态势
一、融通与互补
二、转换与重建
三、规划与运作
第三节 中华美学的文化基因传承与当代表达方式
一、从内涵构成到价值取向
二、从审美自律到文化启蒙
三、从语义溯源到当代旨归
第四章 中华美学人文学术话语权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诗性思维的求真底蕴
一、深幽朦胧的体悟意会
二、严实细密的逻辑推理
三、思辨抽象的诗之本质
第二节 话语世界的体验重心
一、形态类型
二、表征秩序
三、构意路径
第三节 文化空间的焦点透视
一、形上与形下
二、在史与非史
三、无心与入心
第五章 中华传统美学走向世界的有效性和出路
第一节 中国诗学传统国际软实力的提升
一、历史地位与现代诉求
二、美学特质与诗性品格
三、多元共生与理论创新
第二节 中华美学外宣译介工作的推进
一、中国语境的全球化内核
二、民族文化的国家形象建构
三、中国梦复兴的海外弘扬
第三节 中国文论世界化输出路径的构型
一、立足平等 融汇古今
二、双向阐释 博采众长
三、求同存异 学贯中西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初心与理论逻辑
第二节 世界诗学的绘制版图与范式格局
第三节 中华美学的拓展空间与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