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理论视角,深入探索了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制度的建构问题。作者通过对制度的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的细致剖析,为我们理解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内生制度的形成及其各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广泛的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对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在协同育人中的政策话语变迁、组织规范变革和行动逻辑演进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研究框架。每一章都紧密围绕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制度的构建这一主题,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一定实践广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协同育人图景。此外,本书在制度创新研究部分,不仅梳理和归纳了协同育人制度建构的基本经验,还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构建工作协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价值引领机制等三大关键机制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