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言
前言
1 进入规划理论的时空
1.1 什么是规划理论?
1.1.1 欧美语境下的规划理论
1.1.2 规划理论在中国与中国规划理论
1.1.3 规划理论的分类
1.2 物理、数学与规划之间的类比
1.2.1 物理假说:弦论与规划理论
1.2.2 数学参照:理论研究的坐标系
1.3 国外规划理论文集
1.3.1 1980年代
1.3.2 1990年代
1.3.3 2000年代
1.3.4 2010年代
1.3.5 研究者与研究载体
1.4 国内研究
1.4.1 翻译成果
1.4.2 独立研究成果
2 规划理论时空之外的高维世界
2.1 高维世界:规划理论的哲学世界
2.1.1 乌托邦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2.1.2 社会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
2.1.3 技术至上主义与极权主义
2.1.4 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2.1.5 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
2.1.6 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2.1.7 功利主义与公平正义
2.1.8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
2.1.9 实用主义与新实用主义
2.2 高维世界:规划理论的相关领域世界
2.2.1 建筑学与工程学
2.2.2 经济学、社会学与地理学
2.2.3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
3 创世之前:规划先驱与早期规划思想
3.1 时空背景
3.1.1 19世纪的背景
3.1.2 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
3.1.3 20世纪上半叶的背景
3.2 十维世界:19世纪的规划先驱及其思想
3.2.1 19世纪的城市问题及其调查与反思
3.2.2 塞尔达与城市化理论
3.2.3 奥姆斯特德与城市景观
3.2.4 马塔与带形城市
3.2.5 西特与艺术原则
3.2.6 亚当斯与赫尔之家
3.2.7 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3.2.8 格迪斯与集合城市
3.2.9 加涅与工业城市
3.3 十维世界:20世纪上半叶的规划思想
3.3.1 社会思潮与学术动态
3.3.2 规划中的分散思想
3.3.3 规划中的集中思想
3.3.4 城市文明思想
3.3.5 社区邻里思想
3.3.6 功能主义思想
4 最初三分钟(1940-1950年代):规划理论研究的起源
4.1 时空背景
4.1.1 经济与政治态势
4.1.2 社会状况
4.2 高维世界:学术思潮与相关领域发展
4.2.1 科学哲学:证伪与反证伪
4.2.2 结构主义:从语言学到社会学科
4.2.3 系统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
4.2.4 计量革命与计算机的发展
4.3 弦的诞生
4.3.1 规划的芝加哥学派与理性决策
4.3.2 对理性决策的有限理性修正
4.3.3 规划教科书与物质综合规划观
4.3.4 物质综合规划观批驳
5 第一次理论弦振(1960-1970年代):理性规划论及其崩解
5.1 时空背景
5.1.1 经济与政治态势
5.1.2 社会动态
5.2 高维世界:学术思潮与相关学科发展
5.2.1 科学哲学:范式转换与科学研究纲领
5.2.2 建筑与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
5.2.3 系统科学: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突变论
5.2.4 社会研究、城市研究与城市设计
5.2.5 环境保护与遗产保护
5.3 四种弦的振动
5.3.1 系统论、理性论与程序规划理论
5.3.2 倡导性规划与公众参与
5.3.3 规划中的棘手问题、批判政治经济学与新马克思主义
5.3.4 决策与实施,知识与行动
6 第二次理论弦振(1980年代以来):迈向复杂性
6.1 时空背景
6.1.1 经济与政治态势
6.1.2 社会动态
6.2 高维世界:学术思潮与相关领域发展
6.2.1 哲学:后结构主义与交往理性
6.2.2 复杂性科学:涌现与自组织
6.2.3 社会学:女性主义与结构化理论
6.2.4 信息化与数字化
6.3 高维世界:城市理论研究
6.3.1 城市等级、全球城市与城市尺度
6.3.2 城市管理主义、城市企业主义与城市管治
6.3.3 新城市主义、紧缩城市与精明增长
6.3.4 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与人工智能城市
6.4 弦的交响乐
6.4.1 规划中的后现代主义
6.4.2 沟通规划与协作规划
6.4.3 规划中的女性主义与南北问题
6.4.4 美好城市与正义城市
6.4.5 非欧规划与不完备的规划逻辑
6.4.6 规划中的后结构主义与复杂性
7 规划理论研究的平行宇宙
7.1 坐标系
7.1.1 坐标轴及度规:时间、主题、流派、空间
7.1.2 多轴及度规
7.2 平行宇宙
7.2.1 弗里德曼:流派轴
7.2.2 霍尔:主题+空间+时间轴
7.2.3 坎贝尔与费恩斯坦:主题轴
7.2.4 奥曼丁格:流派轴
7.2.5 希利尔与希利:时间+主题+流派轴
7.3 主题轴及度规
7.3.1 理想主义城市模型
7.3.2 理性与科学
7.3.3 左与右
7.3.4 后与新
7.3.5 规划师的地位与职责
7.3.6 社会公正与各方利益
7.3.7 他者:阶级、种族与性别
7.4 走向M理论:规划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
人名中外对照
书刊名中外对照
文章名中外对照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