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貌地势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森林资源
一、土地利用
二、森林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一、人口与民族
二、农业
三、工业与矿产资源
四、文化产业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及分布状况
第一节 土壤成土条件
一、气候
二、成土母质(岩)
三、森林植被
四、地形地貌
五、时间因素
六、人类活动
第二节 成土过程
一、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二、生物富集作用
三、氧化铁的水化作用
四、周期性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
五、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六、盐基淋溶和复盐基作用
第三节 土壤分类
第四节 土壤分布规律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第三章 森林土壤剖面
第一节 武江区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赤红壤亚类
二、剖面2:红壤亚类
三、剖面3:赤红壤亚类
四、剖面4:赤红壤亚类
五、剖面5:赤红壤亚类
六、剖面6:赤红壤亚类
七、剖面7:赤红壤亚类
第二节 浈江区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赤红壤亚类
二、剖面2:赤红壤亚类
第三节 曲江区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红壤亚类
二、剖面2:红壤亚类
三、剖面3:红壤亚类
四、剖面4:红壤亚类
第四节 始兴县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黄壤亚类
二、剖面2:红壤亚类
三、剖面3:赤红壤亚类
四、剖面4:红壤亚类
五、剖面5:黄壤亚类
六、剖面6:红壤亚类
七、剖面7:红壤亚类
八、剖面8:红壤亚类
九、剖面9:红壤亚类
十、剖面10:红壤亚类
十一、剖面11:红壤亚类
第五节 仁化县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赤红壤亚类
二、剖面2:赤红壤亚类
第六节 翁源县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红壤亚类
二、剖面2:赤红壤亚类
三、剖面3:赤红壤亚类
四、剖面4:红壤亚类
五、剖面5:赤红壤亚类
六、剖面6:赤红壤亚类
第七节 新丰县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黄壤亚类
二、剖面2:红壤亚类
三、剖面3:赤红壤亚类
四、剖面4:赤红壤亚类
五、剖面5:赤红壤亚类
六、剖面6:赤红壤亚类
七、剖面7:红壤亚类
八、剖面8:红壤亚类
九、剖面9:赤红壤亚类
十、剖面10:赤红壤亚类
第八节 乳源瑶族自治县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红壤亚类
二、剖面2:黄壤亚类
三、剖面3:红壤亚类
四、剖面4:红壤亚类
第九节 乐昌市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赤红壤亚类
二、剖面2:红壤亚类
三、剖面3:赤红壤亚类
四、剖面4:红壤亚类
第十节 南雄市森林土壤剖面
一、剖面1:赤红壤亚类
二、剖面2:赤红壤亚类
第四章 森林土壤基本计量指标统计分析
第一节 森林土壤酸碱度
第二节 森林土壤养分含量
一、土壤有机碳含量
二、土壤全氮含量
三、土壤全磷含量
四、土壤全钾含量
第三节 森林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
一、土壤重金属镉含量
二、土壤重金属汞含量
三、土壤重金属砷含量
四、土壤重金属铅含量
五、土壤重金属镍含量
六、土壤重金属铜含量
七、土壤重金属锌含量
八、土壤重金属铬含量
第五章 森林土壤理化属性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一、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二、森林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三、森林土壤全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四、森林土壤全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一、森林土壤镉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二、森林土壤铅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三、森林土壤铬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四、森林土壤镍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五、森林土壤铜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六、森林土壤锌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七、森林土壤砷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八、森林土壤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