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布鲁氏菌病理论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原学
第三节 流行病学
第四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学
第五节 临床症状及诊断
第六节 实验室诊断
第七节 预防与控制
第八节 防控策略
第九节 公共卫生影响
第二章 布鲁氏菌病技术篇
第一节 样品采集与运输
第二节 细菌培养与鉴定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方法
附录
附录1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附录2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附录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附录4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附录5 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附录6 PCR操作规范
附录7 ELISA操作规范
附录8 全国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
附录9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
附录10 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
附录11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家畜产地检疫规程
附录12 牛屠宰检疫规程
附录13 羊屠宰检疫规程
附录14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附录15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附录16 消毒技术规范
附录17 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管理指南(2023版)
附录18 布鲁氏菌病净化标准(2023版)
附录19 牛羊布鲁氏菌病无疫小区和无疫区及牛结核病无疫小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