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
0.00     定价 ¥ 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0674919
  • 作      者:
    作者:王莉|责编:李惠萍
  • 出 版 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及利用为出发点,通过对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调查,总结了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特征,并进行了典型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提出了规范的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体系和利用方式,并通过实践案例说明其可行性及合理性。 本书兼顾理论和实践,通过强调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整体性思维,构建整体性的工作流程及设计框架,整合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展示利用等相关工作,并尝试将其纳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性,探究红色建筑遗产利用中社会、经济、文化效益的协调,以保护延安圣地的红色基因,传承并弘扬延安精神。 本书可为城市规划、建筑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和环境景观设计等专业工作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提供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保护不充分,导致毁坏
(二)馆藏保护资金不足
(三)资源浪费,缺乏高效利用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概况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概况
(一)国外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二)国内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二、建筑遗产利用的概况
(一)国外建筑遗产利用的研究
(二)国内建筑遗产利用的研究
第二节 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相互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相互关系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对象
(三)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相互关系分析
二、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工作体系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工作体系
(一)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本体信息及特征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评估
(三)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规划
(四)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利用方式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内容
第一节 延安历史文化环境
一、延安地域文化
(一)延安地域文化的分类
(二)延安地域文化的特征
二、延安红色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
第二节 延安精神
一、延安精神的历史描述
(一)延安精神形成的文化环境
(二)延安精神形成的空间环境
(三)延安精神形成的社会心理
二、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一)抗大精神
(二)整风精神
(三)张思德精神
(四)白求恩精神
(五)南泥湾精神
(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七)劳模精神
(八)愚公移山精神
三、延安精神与延安红色建筑遗产
(一)抗大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二)整风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三)张思德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四)白求恩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五)南泥湾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七)劳模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八)愚公移山精神与红色建筑遗产
第三节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调查
一、延安红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前期(1935—1940)
(二)发展中期(1940—1943)
(三)发展后期(1943—1947)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类型
(一)行政办公建筑
(二)教育建筑
(三)文化建筑
(四)医疗建筑
(五)工业建筑
(六)金融及商业建筑
(七)纪念性建筑
(八)名人旧居建筑
三、小结
第四章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特征
第一节 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
一、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符号特征
(一)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风貌符号
(二)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符号
(三)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符号
二、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环境特征
(一)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环境概述
(二)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环境的时空特征
(三)延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环境的变迁特征
第二节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特征
一、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时空特征
(一)延安建筑遗产的特征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特征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符号特征
三、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演变特征
第五章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
第一节 延安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
一、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一)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体系
(一)建筑遗产评估的目的、价值客体及价值主体
(二)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体系
三、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评估
(一)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评估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评估方法
第二节 延安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评估
一、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评估
(一)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概述
(二)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评估
(三)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的权重结果分析
二、杨家岭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策略
(一)注重地域文化
(二)注重空间设计
(三)注重生态设计
第三节 延安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使用后评估
一、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使用后评估
(一)枣园红色建筑遗产
(二)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使用后评估
(三)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使用后评估过程
(四)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使用后评估结果分析
二、枣园红色建筑遗产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