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土资源约束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9330627
  • 作      者:
    作者:高江涛|责编:边疆//张潇逸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以全国及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从水土资源的视角出发,探索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首先梳理近20年我国粮食的供给、需求、贸易等现状,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状况;其次从我国实体水土资源出发,对全国及粮食主产区水土资源的区域特征和时空匹配格局进行分析,揭示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硬约束;然后从虚拟水土资源的视角,研究国内虚拟水土资源盈亏量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索影响国际粮食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的主要因素和驱动力;接着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规划,结合资源禀赋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探索构建四种粮食安全发展模式,并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勾勒符合我国各区域发展和需要的粮食产业带;最后提出水土资源约束下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实现路径及保障机制。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有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二、有关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的研究
三、有关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研究
四、有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研究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粮食与粮食安全
二、水资源与灌溉水
三、土地资源与耕地
四、虚拟水土资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资源稀缺理论
二、资源配置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要素禀赋理论
五、产业安全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水土资源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
一、水土资源与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关系分析
二、虚拟水土资源与我国粮食安全的调节关系分析
第二节 水土资源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一、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二、虚拟水土资源高度依赖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第三节 水土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一、水土资源保护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二、虚拟水土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粮食生产现状
二、粮食消费现状
三、粮食贸易现状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耕地资源供需现状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三、农用化学品施用现状
四、生态气候变化现状
第三节 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评估
一、粮食安全与粮食产业安全关系分析
二、我国粮食产业安全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体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水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区域特征分析
第二节 耕地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关系分析
第三节 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水—粮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二、土—粮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三、水—土—粮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内虚拟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粮食虚拟水土资源进口效益时空匹配格局分析
第二节 国际虚拟水土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粮食虚拟水土资源进口来源分析
二、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贸易的局势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四、国际粮食虚拟水土资源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土资源约束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模式构建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含义
二、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
三、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
四、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
第二节 水土资源丰沛地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模式构建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构建纵横交错的粮食安全模式
三、四川崇州“天府粮仓”模式分析
第三节 水土资源不足地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模式构建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构建纵向延伸的粮食安全模式
三、河南周口小麦精深加工模式分析
第四节 水多土缺地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模式构建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构建径向发散的粮食安全模式
三、江苏大食物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第五节 水缺土多地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模式构建
一、区域特征分析
二、构建横向拓展的粮食安全模式
三、吉林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水土资源约束下我国粮食产业带布局构建
第一节 我国各区域粮食产业变化趋势
一、全国粮食产业区域布局
二、新发展阶段以来的变化趋势
三、新发展阶段产业带布局政策
第二节 东部地区粮食产业带建设
一、东部地区粮食产业特征
二、东部地区粮食产业变化
三、东部地区粮食产业布局规划
四、长江流域粮食产业带建设
五、华南地区粮食产业带建设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产业带建设
一、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特征
二、中部地区粮食产业变化
三、中部地区粮食产业布局规划
四、黄淮海平原粮食产业带建设
第四节 西部地区粮食产业带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