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力传感技术发展报告(2024)/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双新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628868
  • 作      者:
    编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传感和智能分析专业委员会|责编:王梅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电力企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企业数字新基建的推动下,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作为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EPTC信通智库于2020年推出《电力传感技术发展报告2020》,并于2024年推出《电力传感技术发展报告2024》,围绕电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从宏观政策环境、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业务应用现状及技术需求分析、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基于专利的企业创新力评价、创新产品与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技术产业发展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技术结合实际案例的形式多视角、全方位展现传感技术和电力行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创新和变革,为电力行业向能源互联网转型,以及融合创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报告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给电力工作者和其他行业信息通信技术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带来新的启发和认识。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术语
1.2 产品分类
1.2.1 按被测对象量特征分类
1.2.2 按技术原理分类
1.2.3 按应用场景分类
第2章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2.1 国家及行业政策导向
2.1.1 政策推动传感器企业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2.1.2 政策支持打造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3 MEMS和传感器入选中国工业强基工程
2.2 产业环境分析
2.3 电力企业战略方向
2.3.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3.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第3章 电力传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3.1 电力传感器标准现状分析
3.1.1 电力传感器基础通用标准分析
3.1.2 电力终端技术规范分析
3.2 电力传感器评价技术现状分析
第4章 电力传感业务应用现状及技术需求分析
4.1 发电领域
4.1.1 电气量传感器
4.1.2 状态量传感器
4.1.3 光纤光学传感器
4.2 输电领域
4.2.1 状态量传感器
4.2.2 光纤光学传感器
4.2.3 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
4.3 变电领域
4.3.1 电气量传感器
4.3.2 光纤光学传感器
4.3.3 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
4.4 配电领域
4.4.1 电气量传感器
4.4.2 光纤光学传感器
4.5 用电领域
4.5.1 智能用电测量
4.5.2 智能电能表
4.5.3 微型智能断路器
4.5.4 充电测量与控制
4.5.5 多元负荷调控
4.6 储能领域
4.6.1 内阻传感器
4.6.2 电流传感器
4.6.3 温度传感器
4.7 资产管理领域
4.7.1 业务应用现状
4.7.2 技术需求分析
第5章 关键技术及重点研发方向
5.1 先进电学传感技术
5.1.1 磁阻磁场/电流传感技术
5.1.2 新型电场/电压传感技术
5.1.3 空间电场/电荷测量技术
5.1.4 局放高频传感技术
5.1.5 局放特高频传感技术
5.2 光纤传感技术
5.2.1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5.2.2 光学晶体传感技术
5.2.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5.2.4 光学图像传感器技术
5.3 声学传感技术
5.3.1 可听声波传感技术
5.3.2 超声局放传感器
5.4 柔性传感技术
5.5 量子传感技术
5.6 微纳制造技术
5.7 MEMS传感技术
5.7.1 磁场传感技术
5.7.2 振动传感技术
5.7.3 温度传感技术
5.8 传感器自取能技术
5.8.1 电场取能技术
5.8.2 工频磁场取能技术
5.8.3 振动取能技术
5.8.4 温差取能技术
5.8.5 微能量管理技术
5.9 边缘物联技术
5.9.1 嵌入式实时边缘智能技术
5.9.2 智能边缘物联代理技术
5.10 传感器连接组网技术
5.10.1 微功率无线传感网技术
5.10.2 轻量级安全连接技术
5.10.3 电力线通信及配网拓扑识别技术
5.10.4 广域窄带物联网技术
5.11 感知数据应用技术
5.11.1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评估
5.11.2 数据驱动的设备状态智能感知
第6章 基于专利的企业技术创新力评价
6.1 企业技术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框架
6.1.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6.2 企业技术创新力评价结果
6.2.1 电力传感器领域企业技术创新力排名
6.2.2 电力传感器领域供电企业技术创新力排名
6.2.3 电力传感器领域电力科研院技术创新力排名
6.2.4 电力传感器领城高等院校技术创新力排名
6.2.5 电力传感器领域非供电企业技术创新力排名
6.3 电力传感器领域专利分析
6.3.1 近两年公开专利对比分析
6.3.2 全球专利分析
6.3.3 中国专利分析
6.3.4 主要结论
第7章 电力传感新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
7.1 发电领域
7.1.1 温度传感器
7.1.2 多模态智能油混水传感器
7.1.3 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传感器
7.1.4 振动温度传感器
7.1.5 无线螺栓监测传感器
7.1.6 风电场智能巡检机器人
7.1.7 风电机组无损检测装置
7.1.8 海上风电运维母船(SOV)用主动波浪补偿栈桥
7.2 输电领域
7.2.1 无线温度传感器
7.2.2 绝缘子串泄漏电流监测装置
7.2.3 基于无线传能绝缘子的杆塔侧供电应用系统
7.2.4 输电线路舞动监测装置
7.2.5 输电线路多物理量集成传感器
7.3 变电领域
7.3.1 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器
7.3.2 避雷器数字化表计应用
7.3.3 超声波局放传感器
7.3.4 超声波及地电压一体化局放传感器
7.3.5 低功耗无线传感网成套装置
7.3.6 高频局放传感器
7.3.7 特高频局放传感器
7.3.8 非侵入式空间宽带射频局放探测系统
7.3.9 SF6气体综合在线监测系统
7.4 配电领域
7.4.1 系列化空间磁场取能自供电传感器
7.4.2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
7.4.3 配电物联电气传感终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