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近70年来洱海湖区的水生植被种群及面积数量、水位变化和水质数据资料,并结合洱海流域近年来实施的各项工程及“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等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环境背景,系统分析了近70年来洱海水生植被的演替过程、近10多年来洱海水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年内水质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当前治污策略下洱海尚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分析了影响洱海水生植被演替的驱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洱海水动力特性及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初步揭示了洱海北部湖湾藻类聚集及藻类水华发生风险的驱动机制,并结合规划水平年洱海水质保护目标和藻类水华防控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洱海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湖泊水质保护措施、加快洱海水生植被自然恢复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性改善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湖泊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洱海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本书可为高原湖泊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也可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湖泊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其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