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方发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践--以深圳市为例/中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研究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160355
  • 作      者:
    作者:尹雪//吴宪宗//尹东高|责编:孙莉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以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经验为切入点,分析并总结深圳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保护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成效与问题难点,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其他重点区域的湖库型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示范。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国外先进经验
1.1.1 德国
1.1.2 美国
1.1.3 法国
1.1.4 日本
1.1.5 新加坡
1.2 国内先进经验
1.2.1 上海
1.2.2 重庆
1.2.3 江苏
1.2.4 浙江
1.2.5 山东
1.2.6 江西
第2章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流域水系分布
2.3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2.4 供水布局概况
2.4.1 东深供水工程
2.4.2 东部供水工程
2.4.3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第3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优化调整
3.1 法律依据
3.2 划分方法
3.2.1 水源地类型
3.2.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3.2.3 水域保护区划分方法
3.2.4 陆域保护区划分方法
3.3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优化调整情况
3.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历史沿革
3.3.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优化调整的情形
3.3.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优化调整工作流程
3.3.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的工程措施
3.4 实践与经验
3.4.1 水源保护区优化机制
3.4.2 水质保障工程建设
3.5 小结
第4章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4.1 常规监测
4.1.1 水库及引水工程常规监测
4.1.2 入库河流常规监测
4.2 补充监测
4.2.1 入库河流初期雨水监测
4.2.2 入库河流暴雨溢流监测
4.2.3 街道面源污染监测
4.3 水质分析及评价方法
4.3.1 水质分析方法
4.3.2 水质评价方法
4.3.3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4.3.4 抗生素残留对生态及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方法
4.4 小结
/
第5章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预报
5.1 国内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测情况
5.1.1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质预警系统1
5.1.2 北京市密云水库
5.1.3 四川省成都市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水源地
5.1.4 上海市青草沙水源地
5.2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测情况
5.2.1 引水工程水质预警监控工程建设情况
5.2.2 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建设
5.3 小结
第6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
6.1 法律法规体系
6.1.1 国家法律
6.1.2 行政法规
6.1.3 规章与规范
6.1.4 地方性法规
6.2 污染源整治历程
6.2.1 一级保护区
6.2.2 二级保护区
6.2.3 准保护区
6.3 污染治理工程
6.3.1 污水干管系统
6.3.2 河口水质净化工程
6.3.3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6.3.4 前置库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6.3.5 水质保障工程
6.3.6 外来引水净化工程
6.4 小结
第7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防控
7.1 国内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统计
7.2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事故统计
7.3 环境风险评估
7.3.1 风险源识别
7.3.2 评估方法构建
7.3.3 饮用水水源地易损性
7.3.4 风险值计算
7.4 应急能力建设
7.5 藻华风险控制
7.5.1 藻华应急处置/物理打捞
7.5.2 扬水曝气强化生物水质改善工程
7.5.3 生物操控一投放鱼类
7.6 小结
第8章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8.1 国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
8.2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
8.3 实践与经验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