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从日常生活的神秘性到经济拜物教批判
一、揭开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神秘性关系的面纱
二、异化批判话语与经济拜物教
三、人本主义构境中总体人的价值悬设
第二章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异化
一、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复构
二、人本主义话语下马克思中晚期经济学研究中的异化批判理论
三、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异化”
第三章 作为辩证人本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
一、回到马克思:一种方法论上的准备
二、需要存在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异化
三、日常生活批判与辩证人本主义
四、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日常生活新间题
五、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方法论原则
六、日常生活批判中新的观念
第四章 走向元哲学:取用、诗性创制与存在论剩余
一、取用的缺失:现代世界与资产阶级的现代性
二、形式、系统和结构背后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
三、构序社会生活的不同形式、系统和结构
四、权力的存在论剩余:人化实践中流逝的诗性创制和摹仿
第五章 日常性与现代性:现代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改变
一、文学与哲学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二、作为社会关系场存在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性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发展逻辑的历史梳理
四、面向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
五、现代资产阶级世界中的新变化
第六章 解读《资本论》: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一、方法论中的历史性生成与结构
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方式
三、《资本论》的复杂理论逻辑
四、反对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拆卸和重组
第七章 无形的社会织物:都市社会统治组织
一、从乡村社会学到城市社会批判话语的转换
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的在场
三、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历史发生
四、作为关系性空间存在的都市间题式
五、作为社会空间存在盲场的都市间题式
六、都市间题式研究的方法论和元哲学
七、对资本主义都市间题式的批判战略
第八章 聚焦城市的“照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田野工作
一、解读思想史的方法论前提
二、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观转换
三、《大纲》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城市间题的思考
四、《资本论》与剩余价值在城市空间中的生产和实现
第九章 空间与政治:走向一个新的观念革命
一、空间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二、建筑意识形态与都市规划中的编码与解码
三、空间生产研究的基本原则
四、社会空间的政治本质与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十章 一个重要的政治断言:资本主义为什么幸存?
一、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通过空间生产获得幸存的可能
三、资本主义社会新型的空间权力关系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中的空间生产
一、现实抽象与异化:研究国家间题的方法论思考
二、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现代国家理论的历史发生逻辑
三、国家生产方式下的空间生产
第十二章 自动化与信息: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新变化
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历史轨迹
二、信息技术拜物教:超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强化起来的隐性同一性
结束语 取用马克思:一种改变日常生活本身的政治规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