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上编 初唐、盛唐文学
第一章 唐代文学总论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初唐的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节 唐初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发展
第二节 史传散文的成就
第三节 刘知幾和《史通》
第三章 王绩
第一节 王绩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王绩的诗
第三节 王绩的赋和杂文
第四章 唐初宫廷诗人
第一节 太宗朝的宫廷诗人
第二节 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人
第五章 四杰(上)
第一节 王勃的生平
第二节 王勃的文论及其他
第三节 王勃的文学作品
第四节 杨炯的生平
第五节 杨炯的文学作品
第六章 四杰(下)
第一节 卢照邻的生平
第二节 卢照邻的作品
第三节 骆宾王的生平
第四节 骆宾王的文学成就
第七章 律诗体制的完成
第一节 简说
第二节 李峤苏味道
第三节 杜审言崔融
第四节 沈俭期
第五节 宋之问
第八章 王梵志和其他通俗诗人
第一节 王梵志的时代和生平
第二节 王梵志诗集的流传和整理
第三节 王梵志的五言通俗诗
第四节 寒山和拾得
第九章 陈子昂
第一节 陈子昂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陈子昂的诗
第三节 陈子昂的文
第四节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和影响
第十章 盛唐时期社会文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政治经济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宗教、学术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繁花似锦的艺术世界
第四节 盛唐诗歌风貌
第五节 盛唐的诗歌理论与诗歌选集
第十一章 张说和张九龄
第一节 张说的生平和文学业绩
第二节 张说的诗文和传奇
第三节 张九龄的生平和文学业绩
第四节 张九龄的诗文
第十二章 “吴中四士”等诗人
第一节 “吴中四士”(上)
第二节 “吴中四士”(下)
第三节 刘希夷崔国辅
第十三章 孟浩然和其他诗人
第一节 孟浩然的生平
第二节 孟浩然的诗歌
第三节 储光羲
第四节 裴迪卢象
第十四章 王维
第一节 王维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王维的诗文
第三节 王维的地位和影响
第十五章 王昌龄、李颀及其他诗人
第一节 王昌龄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王昌龄的诗歌
第三节 李颀的生平与诗歌
第四节 常建与祖咏
第十六章 高适和其他诗人
第一节 高适的生平
第二节 高适的诗歌
第三节 崔颢
第四节 王翰和王之涣
第十七章 岑参
第一节 岑参的生平
第二节 岑参诗歌的内容
第三节 岑诗的艺术风格和高岑诗之同异
第十八章 李白(上)
第一节 李白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李白的思想特征
第三节 李白的政治活动
第十九章 李白(下)
第一节 李白诗歌反映了盛唐时期广阔的现实生活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体裁、风格及艺术特征
第三节 李白的文、赋及诗论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影响及流传
第二十章 杜甫(上)
第一节 杜甫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杜甫诗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十一章 杜甫(下)
第一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
第二节 杜甫的影响和历代的杜甫研究
第二十二章 古文运动的前驱
第一节 萧颖士
第二节 李华
笫三节 贾至颜真卿
第四节 独孤及
第二十三章 元结和《箧中集》
第一节 元结的生平和文学思想
第二节 元结的诗歌
第三节 元结的散文
第四节 《箧中集》及其作者
第二十四章 刘长卿和韦应物
第一节 刘长卿的生平
第二节 刘长卿的诗歌
第三节 韦应物的生平
第四节 韦应物的诗歌
后记
下篇 中篇、晚唐与五代文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