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春秋时期晋、秦、楚三个诸侯国的91个世族,涵盖公室、公族、家族、士族等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180位世族作家,逐一考证其族属、世系、事略暨文学创作活动,以展示春秋文学创作整体风貌。从世族与文学研究结合视角,将触角深入“家→族→宗”这一宗法制社会构成基本元素中,在全面钩稽考察各类世族作家群体之族属、世系暨作家个体事略、文学创作活动的基础上,关注世族文学的历史建构、依存关系、类型特点、生产方式、现场情景、成果样本等问题,力图全面反映文学创作基层写作的具体过程与基本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春秋文学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规律;通过对众多家族性文学经验的逐一总结归纳,进而分析世族文学发生、发展、成熟的流变规律,以揭示中国文学创作的族聚性、互动性、基层性文化特征。同时,这些散落在文学作品中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生成、延续的精神纽带,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故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定型、流变、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