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经济哲学讲义/上财文库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244835
  • 作      者:
    作者:张雄|责编:林佳依|总主编:刘元春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用“数字经济”范畴去追问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时代精神”内涵。它有着更为宏大的哲学视野。它不是就技术谈技术,就算力谈算力,而是从人本主义角度论述数字化生存,与人类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命运关系的问题。 “数字化生存”有着三个鲜明的哲学特征: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共存、比特与原子同在、理性计算与非理性情感共生。它直接关乎着人类生存境遇以及未来命运的下列哲学问题:一是数字创生与文明起源;二是改变21世纪人类生存世界的两个核心概念:原子和比特;三是数字化生存: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共存;四是数字化生存:两种宇宙观同在;五是数字化生存:理性计算和非理性情感共生;六是辩证法“量的无限性”原理;七是数字幻象与“后真相”时代;八是数字化生存的忧患意识;九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无形经济读写;十是数字经济劳动价值论分析;十一是数字经济与伦理价值观的冲突;十二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三是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十四是数字化生存与人类社会进步等。 本书共有14章内容,对上述14个问题进行形而上学追问,去批判、去预测,数字经济就不再是一个未加反思的范畴,也不仅仅是单纯经济技术演算问题,而是一个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迎接新的时代精神到来的问题。对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精神到来,我们应当持有的一种批判意识,对策意识,忧患意识、建构意识。这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哲学思考的问题定位。 本书的撰写意义是,它是目前国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度分析和阐释数字经济的哲学大视野解读文本的最新尝试。今日的大学,我们应当向社会不断输入正能量,为学校输入教育的新质生产力。适时提供一本精准解读数字经济“时代精神”的哲学教材,是哲学教师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本书比较适合大学数字经济系本科专业基础课、大学所有本科专业通识课、研究生选修课、党校培训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