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以“中国探索与国际比较相结合”为总体思路,以“现状分析→制度梳理→理论辨析→证据佐证→政策建议”为研究范式,在分析商业银行业务特点与审计难点、审计规范规则及审计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分别围绕审计市场结构、审计任期、审计团队配置、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等方面,尝试解开影响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和商业银行审计效能发挥的理论机理与制度诱因,为理论上深入探究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实务上提高商业银行审计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研究制定与发布审计质量评价框架(或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审计质量、客观监测审计行为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第二,在维持现有审计轮换制度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现有轮换制度,适当延长会计师事务所强制性轮换期限。
第三,加强对审计师轮换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对审计师轮换的指导和培训,确保轮换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四,提高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信息的详细度和丰富度,同时增加披露上市公司的风险应对措施。
第五,上市商业银行应从公司经营和内部治理角度出发,通过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和管理投资者关系等方式提高市值。
第六,高度关注商业银行审计市场的“二大”双寡头垄断格局,扶持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壮大,尽快推出联合审计制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