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为绪论,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出现后受到全社会关注,其在家庭照顾和社会保护不足的情形下易发生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易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等风险,需要政府给予积极回应,因而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将这个群体的关爱保护列为各级政府重点工作。同年,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及各部门相关职责,从而构建面向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几类重点农村留守儿童的多元主体“合力监护”和“帮扶干预”服务机制。第2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照顾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从“隔代照顾者—留守儿童”双向互动视角进行研究能够更深入和准确探究隔代照顾的实践模式和照顾风险。第3部分重点介绍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由于多数隔代照顾者主要使用方言接受访谈,因而资料收集方式采取现场录音和人工转录相结合,笔者邀请了3位本地大学生协助调研和资料整理以有效保证研究资料能够得到及时和科学的处理。该部分还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遵循研究伦理原则以保障研究对象的意愿和权益。第4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照顾的产生成因、照顾模式和照顾系统协作机制、运行条件和照顾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祖辈和父辈的成员与关系结构探讨了其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第5部分主要对本书研究的结论进行了呈现,发现祖辈和父辈的成员与关系结构破损则会直接对隔代照顾功能产生障碍乃至负面影响。同时,对基于研究发现的隔代照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