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可持续乡村旅游--地方空间与景观的三位一体模式/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98396
  • 作      者:
    作者:薛芮|责编:杨雪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城市景观已越发同质化,而乡村在地方性的保存上相对完整,越发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可持续乡村旅游,指向一种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本书从人地关系本质来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文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为主的交叉学科研究,以“乡村旅游”本体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研究学者米切尔关于“地方、空间、景观三位一体”的学说为理论资源、以西方景观管理思想为借鉴、以中国乡村旅游的当下现实为问题导向,探讨可持续乡村旅游的三个理论维度,分析这三个理论维度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实践,并将三条实践路径汇聚、落脚到景观管理这一研究平台与实践工具上,建构相对具有普适性的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理论模型,以期未来的中国乡村旅游研究与实践能够在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再进行“一地一议”的景观管理,
展开
目录
1 乡村旅游的困境与突围
1.1 乡村旅游发展与研究现状
1.1.1 中国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1.1.2 乡村旅游研究的焦点与现状
1.2 异化的地方、空间与景观
1.2.1 地方性的磨损或重置
1.2.2 空间的挤占或掏空
1.2.3 景观的同质化
1.3 重拾失落的地方本真
1.3.1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及其哲学阐释
1.3.2 以地方本真推动可持续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
1.3.3 以可持续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1.4 以景观管理助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4.1 景观管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1.4.2 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1.4.3 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研究方法
2 地方、空间、景观——分析可持续乡村旅游的三个理论维度
2.1 地方、空间、景观的内涵与三位一体的关系
2.1.1 “地方”的内涵
2.1.2 “空间”的内涵
2.1.3 “景观”的内涵
2.1.4 地方、空间、景观的三位一体关系
2.2 地方:在寻找中维护和建设的地方本真
2.2.1 地方学说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理论张力
2.2.2 地方性知识、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的驱动作用
2.3 空间:在资本流通中追求空间正义
2.3.1 空间学说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理论张力
2.3.2 利益主体博弈与文化资本实践的驱动作用
2.4 景观:在视觉表征中联动空间与地方
2.4.1 凝视学说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理论张力
2.4.2 旅游凝视双向循环的驱动作用
3 三个理论维度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应用
3.1 以地方品牌建构来为地方本真注入活力
3.1.1 地方品牌的建构机制
3.1.2 地方品牌的建构路径
3.2 以空间解构与重构来实现空间活化
3.2.1 空间体系解构与重构
3.2.2 空间体系的交互关系
3.3 以景观属性制衡来协调文化本真性与旅游商业性
3.3.1 景观属性在旅游凝视中的体现
3.3.2 景观属性的两种不同导向
4 指向可持续乡村旅游的景观管理
4.1 景观管理具有汇聚和协调的力量
4.1.1 景观是人地关系的表征
4.1.2 景观管理具有跨学科视野
4.2 乡村旅游语境下的景观管理解构
4.2.1 可持续乡村旅游的景观类型、变化和特征
4.2.2 可持续乡村旅游的景观管理本质与脉络
4.3 景观管理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应用体系
4.3.1 价值逻辑
4.3.2 技术路线
4.3.3 结构框架
4.4 可持续乡村旅游的景观管理模型构建
4.4.1 原则与目标
4.4.2 要素与主体
4.4.3 路径与模式
4.4.4 支撑与要点
5 安徽省呈坎村旅游发展的景观管理解析
5.1 呈坎村乡村旅游概况
5.2 呈坎村景观管理的原则与目标、要素与主体
5.3 呈坎村景观管理的路径与模式解析
5.4 呈坎村景观管理的支撑与要点探讨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启示与建议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