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城市景观已越发同质化,而乡村在地方性的保存上相对完整,越发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可持续乡村旅游,指向一种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本书从人地关系本质来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文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为主的交叉学科研究,以“乡村旅游”本体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研究学者米切尔关于“地方、空间、景观三位一体”的学说为理论资源、以西方景观管理思想为借鉴、以中国乡村旅游的当下现实为问题导向,探讨可持续乡村旅游的三个理论维度,分析这三个理论维度在可持续乡村旅游上的实践,并将三条实践路径汇聚、落脚到景观管理这一研究平台与实践工具上,建构相对具有普适性的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理论模型,以期未来的中国乡村旅游研究与实践能够在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再进行“一地一议”的景观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