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神药理学(第3版)(精)
0.00     定价 ¥ 2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7369046
  • 作      者:
    编者:江开达|责编:董玮//张绪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近年来精神药理学领域发展迅猛,从过去有限的几种神经递质和受体扩展到大脑环路、神经影像学、遗传和信号转导级联研究。《精神药理学》(第3版)相较于第2版,删减了“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篇,重点介绍精神药物的受体药理、遗传药理、药物作用靶点、有关神经回路等精神药理学基础理论;阐明精神药物的分类、药理学机制、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并增加常用药物介绍;特别介绍了国产1类新药研发的背景、药物的设计和筛选及临床前研究;全面解读了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以期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精神障碍治疗指南,规范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精准医学强调基于生物标志物,精准地针对特定人群、特定疾病制订治疗方案,个体化用药也许会在将来取得突破。本书还讨论了精神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以及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书内容新颖、知识面广,突出了临床实践,是一部科学、实用的精神科临床治疗学工具书,本书可作为从事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精神科临床医师、药师以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精神药理学基础
第一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递质、受体和受体药理学
第一节 神经递质
一、概念
二、神经递质的合成、存储、释放、清除与共存
三、神经递质的分类
第二节 受体和受体药理学
一、概念
二、受体的发展与分类
三、受体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四、受体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主要神经递质受体及其功能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药物基因组学
第一节 药物基因组学概述
一、药物遗传学的概念及应用
二、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及应用
三、精神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及前景
第二节 药物基因组学与基因多态性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
二、药物转运体基因
三、药物靶受体基因
第三节 药物基因组学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一、抗抑郁药的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
二、抗精神病药的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
三、精神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的瓶颈及展望
第三章 脑影像学在精神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脑影像技术概述
一、神经化学脑影像学
二、神经生理脑影像学
第二节 脑影像学与精神药物
一、脑影像学与精神药理学
二、脑影像学与精神药物的靶点研究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药物靶点研究
第一节 受体、转运体及酶
一、单胺类受体及多靶点机制
二、单胺氧化酶的选择性抑制剂
三、再摄取抑制剂的新模式
第二节 离子通道
一、谷氨酸受体
二、GABA受体
三、受体调控的离子通道
第三节 信号通路
一、BDNF/TrkB/mTOR相关的神经再生及突触可塑性通路
二、TrkB参与抗抑郁反应的机制
三、cAMP/PKA和cGMP/PKG信号通路与磷酸二酯酶家族
四、内啡肽及内源性大麻受体通路
第四节 炎症与免疫因子
一、细胞因子抑制剂
二、非甾体抗炎药
三、其他抗炎制剂
第五节 脑肠轴与肠道微生物及糖类药物
一、脑肠轴的神经、体液和免疫双向调节
二、脑肠轴在精神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糖类药物
第六节 干细胞及基因疗法
一、基因治疗
二、干细胞治疗
三、外泌体
第五章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关系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第三节 药效动力学
第四节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
第六章 精神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与结果解读
一、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二、精神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解读
第三节 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精准医疗
一、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
二、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在精准医疗中的意义
第七章 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二、影响药效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临床中需要关注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概念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方式
第八章 新药临床研究与试验
第一节 精神药物新药的分类
一、中药
二、化学药
三、生物制品
第二节 临床试验及其分期
一、Ⅰ期临床试验
二、Ⅱ期临床试验
三、Ⅲ期临床试验
四、Ⅳ期临床试验
第三节 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抗抑郁药的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二、双相障碍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三、抗精神病药的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第二节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
一、治疗前评估
二、治疗目标
三、治疗方法
第三节 神经性贪食的治疗
一、治疗前评估
二、治疗目标
三、治疗方法
第四节 暴食障碍的治疗
一、治疗前评估
二、治疗目标
三、治疗方法
第十三章 睡眠障碍的治疗
第一节 失眠障碍的治疗
一、概述
二、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
三、短期失眠障碍的治疗
第二节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一、概述
二、治疗
第三节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的治疗
一、概述
二、治疗
第四节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的治疗
一、概述
二、睡眠时相延迟障碍的治疗
三、睡眠时相提前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异态睡眠的治疗
一、概述
二、睡行症的治疗
三、睡惊症的治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